2)第88章 持之以恒!_开局保下岳飞,启昏君逆袭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熟的作物生长,足以养活南宋区域的人口,并且还有大量的盈余。

  而相比于北方的平原作战,依靠江湖之险以防守为主的作战方式又能够减少战争的成本。

  “东南六路虽然富足,然光靠农事难以富国强兵。我大宋虽有手工业与造船业,却也难以为继。短时间难以让国库充盈。”

  赵构虽然认同赵鼎之言,但也非常明白光靠农业很难完全富国。

  而手工业和造船业也是需求有限。

  这些产生的税收都不足以支撑未来的统一大战,要知道一旦大战展开,那就是完完全全的消耗战。

  并且是持续不断的消耗,国库的损耗不能只储备而不进项。

  “臣以为有两法短期可解国库之急,再加上变法,则在未来可让国库绵绵不绝。充盈不止。”赵鼎不疾不徐的说道。

  “有何两法可短期解国库之急?”赵构回应道。

  “一则是开海禁与关禁,与各国通商。我大宋的粮食、丝绸、铁器与瓷器等等皆可卖与外邦。而外邦之物产皆可进入我大宋,所进物品皆收取关税。此法让大宋富余之物得以变现,让外邦之物为我大宋纳税。”

  “吐蕃、大理、安南等陆上外邦,高丽、日本、吕宋等海外蛮夷皆可为大宋买卖之地。议和完成之后,甚至西夏与金国皆可以进行陆地贸易。”

  赵鼎言下之意就是后世的海上与陆地的进出口贸易。

  以大宋丰富的农业和手工业产品远销到各国各邦。

  一方面将特色的产品和富余的农产品作为货物外销,另一方面以自身市场让外邦物品纳税。

  一举两得,一来一回都可赚钱。

  自从南渡之后,为了防范金军水师进击,也为了防范细作,大宋的海禁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

  较之于北宋时期的货物进出都少了很多,赵鼎此时提议取消海禁则是正当其时。

  赵构听着赵鼎的取消海禁之策,陷入到沉思之中。

  自太祖立国开始在海运贸易就设置市舶司,通过市舶司来管理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相当于后世的海关。

  而自从南渡之后,市舶司虽然存在,但由于战乱和朝局不稳等影响,海上贸易似乎毫无起色。

  如果能够把市舶司的作用发挥出来,那么诸如泉州和广州等重要港口就能重新繁荣起来。

  “目下大宋再两浙、广州和泉州三地设置市舶司,如果进入大宋商品增多,则税收更盛。同时各地物资皆可通过三地通往海外,外销同样可征税收。”

  “这一进一出之间,朝廷税收则会大大增加。而前提是与各国通商往来之密切,以及商品需求之繁荣。”赵鼎继续说道。

  如果大宋的陶瓷、丝绸布匹、茶叶和其他手工业品能够大量出口到海外,那么朝廷在这些商品上面征收的税收自然也不会少。

  同样海外的香料、珍珠玛瑙、胡椒等等商品进入也会征收税收。

  用后世的说话这可是妥妥的内循环与外循环。

  “看来朝廷守着一座金山而不自知,是时候发挥海外贸易作用了,市舶司应全力配合。”

  经过赵鼎如此一番解释,赵构心中所有的疑虑都被打消。

  眼下爆发大规模海战的几率很小,海外贸易带来的财富将直接把大宋推向辉煌。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