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章、午后的太和殿广场_我在民国打酱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远处看去,一栋庄严高大的主体建筑矗立在眼前,这便是五门之一的太和门。

  金色的琉璃顶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像是一条金龙横际在眼前,整个格调一下子就起来了,实在是太大气了。

  太和门在明朝,就是俗称的金銮殿,是皇帝上朝听政,百官朝拜的地方。

  到了清朝,听政场所改成了乾清宫,汤皖眼前的太和门建筑群以前失火损毁了,现在是按照旧有制式重建之后的模样。

  穿过太和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非常开阔的广场,正中间的位置,有许多人正在匆忙的布置会场,台子已经搭好了,下面放置了一排排,整齐的座位。

  远处还有一座辉煌的主体建筑群,那便是太和殿建筑群,汤皖顺着台阶走下去,踏着红地毯,一直走到台子前,内务府总管迎了上来。

  “皖之先生,你来了,这边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非常感谢!”汤皖诚挚感谢道。

  “先生您客气了,你看看,可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善的?”内务总管指着四周说道。

  “侍者人员安排好了么?”汤皖在现场只看到了搭建台子的工人,没有看到一个服务人员。

  顺着内务府总管手指的方向,汤皖看到在太和殿广场的东面,有三座建筑,中间的一座叫做体仁阁,两层木质建筑,黄色琉璃顶。

  内务府总管是个心思剔透,八面玲珑的人物,带着汤皖向体仁阁走去,边走边介绍道:

  “在明朝称之为文楼,嘉庆期间改名文昭阁,主要做会见英才,招贤纳士的地方,到了乾隆年间遇火,在原址上重建后改名体仁阁,做内务府仓库之用。现在气温还有些高,今天的酒类饮品和宫廷糕点等都暂存在那里。”

  “有心了!”汤皖再次感谢道。

  顺着阶梯走上去,打开门,里面已经有了不少宫女,身穿特色服饰,不时的端着做好的糕点放置到大殿的长桌之上。

  最里面阴凉处,摆放着不少的酒类,红酒居多,还有一盆盆的水果,内务府总管带着汤皖前去查看,说道:

  “果汁准备现榨,可以保持口感,红酒有专门的醒酒设备,正在清洗,另外隆宗门那里的冰库已经取好了冰,正在送来。”

  “这里有冰库?”汤皖好奇的问道。

  “在冬天的时候就取好冰放置在地下,到了夏季就可以用了,不过去年冬天的冰只剩下少许了。”内务府总管继续说道。

  “那如何够用?”

  内务府总管接着科普道:“少许存放的冰可以直接饮用,加入果汁或者酒里,可以解暑;其他用作降温的冰可以制作,用硝石溶于水便可。”

  原来是这样,汤皖明白了,化学课上学过的,不由得嗤笑一声,正说着,就看到两个太监抬着一大块的冰块往存放红酒的地方去。

  然后用一个大罩子,把酒水和冰块都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