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不过是孩子的梦罢了_催泪系导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海国际电影节上,《放牛班的春天》大有喧宾夺主的意思。

  没办法,这部电影虽然是外语片,但是可以说太符合国人的口味了。

  随着解读越来越多,解读的方向,深度,广度也越来越夸张。

  比如有人注意到了电影里面的不知道算不算爱情的那一段。

  马修和莫朗杰的母亲。

  “马修老师喜欢莫朗杰母亲这段恋情,是不是有点太可惜了?”

  “不过,从莫朗杰的角度,他肯定不愿意分享自己的妈妈吧?”

  “扯淡,那后来那个工程师呢?”

  “其实莫朗杰的妈妈对马修也有好感的吧?虽然他长得不符合大众审美,但是很明显的,莫朗杰的妈妈奥莉薇特对他是有好感的,毕竟,她带着孩子,而马修对莫朗杰很好!可是莫朗杰的反应,说真的,让人很难喜欢他,虽然作为单亲家庭的孩子,莫朗杰肯定不希望母亲再找男人!”

  “我道术不这么觉得,其实影片一开始也暗示了一些东西的,不妨想想,莫朗杰母亲去世不久,佩皮诺就拜访了莫朗杰。佩皮诺是最后陪在马修身边的人,他的拜访一定是接受了马修的临终前的托付,说明马修也应该是刚离开人世不久。想到这里,多少有点心酸,其实莫朗杰母亲也是对马修老师有好感的,两人虽然没能在一起,不过电影却安排了两人离世时间相近,想必两人在天堂能相遇吧。”

  而有意思的是,通过这一点,又有人开始对皮埃尔·莫朗杰口诛笔伐。

  刘飞就给电影进行了另类的解读。

  “《放牛班的春天》总觉得,更像是一个孩子最自私的梦!

  这个孩子毋庸置疑就是皮埃尔·莫朗杰!

  为什么这么说?

  如果把整个故事看做是莫朗杰的自私的梦的话,那么其实一切都可以顺理成章了。

  首先,电影是从哪里开始的?

  从皮埃尔开始的,而皮埃尔其实也代表着无数个我们。

  对于他而言,马修是什么人?

  一个其貌不扬,内心善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在多年颠沛流离仍然无法在音乐上取得成就后,来到“塘底学校”当老师,面对一群无法无天的问题儿童,选择了用音乐来感化他们,在音乐的感召下,孩子们内心中阳光的一面慢慢呈现,但他最后却被无能而残暴的校长赶走。

  那么大家有没有发现,对于莫朗杰而言,马修老师其实就是一个臆想中的理想父亲形象,他对我们很好,允许我们犯错,从不用粗暴的手法来对待我们的胡闹,善于发现我们的优点与潜力,并且鼓励我们,指导我们。

  但是他却不是一个成功人士,只是芸芸众生中极平凡,极普通的那一个。

  这样的父亲,一方面会让我们的童年充满温情,另一方面却又不会带给我们压力,我们不用担心处于他的阴影之下,多年以后,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