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集团化_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军事政治同盟集团。

  虽然在第四次印巴战争之后,共和国花了很多力气改变周边环境,先后与巴基斯坦等国签署了安全同盟条约,但是这些甩盟条约基本上都是双边条约,也就是说吧基斯坦不会为了朝鲜向某个国家宣战,朝鲜也不会为了巴基斯坦向别国宣战。

  由此可见,以共和国为核心的安全组织根本算不上政治军事同盟。

  当然,共和国也在为建力军事政治同盟集团而努力。

  印度战争就是一次大胆的试验。不但共和国与巴基斯坦参战,印度周边国家中,除不丹之外,其他国家均先后参战,而且均按照集体安全的规定履行战争义务。印度战争结束后不久,王元庆对尼泊尔、锡金、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与巴基斯坦进行了国事访问;在伊斯兰堡与这些国家的领导签署了“集体安全同盟条约”。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份开放式集体安全同盟条约。也就是说。只要能够满足该条约的全部条件,得到了签约国的支持,任何国家都可以加入该条约,成为正式成员国。随后,顾卫民对朝鲜、越南、老挝、柬埔寨与泰国进行了正式访问,正式向这几个国家发出邀请。虽然这几个国家没有立即加入“集体安全同盟条约组织”但是按照外界的猜测,只要“集约”的机制成熟,在与共和国签订了双边同盟条约的基础上,这些国家肯定会加入“集约还有部分人认为,年之内,“集约”将吸纳包括马来西亚、阿富汗、蒙古在内的众多周边国家,成为一个完全以共和国为核心的集体安全同盟组织。

  与共和国一样,美国也在努力打造第二个“北约

  受全球大萧条、地缘政治等影响,美国所打造的同盟组织与“集约。有很大区别,其前身是由美国、加拿大与墨西哥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在此基础上,该组织现货吸纳了英国、巴哈马、危地马拉、哥伦比亚、秘鲁等国,并且在出年更名为“西半球一体化条约组织。”简称“西约

  与“集约”一样,“西约。从起步到成熟,需要足够的时间。

  伦敦会议就成为了“集约”与“西约”迈向成熟的标志性转折点打手

  在伦敦期间,王元庆会见了巴基斯坦等集约组织成员国与朝鲜等观察员国首脑,在集约组织内部会议上提出,除了集体安全保障之外,集约组织应该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共和国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各成员国与准成员国的利益诉求,并且坚持开放市场的原则,加强与各国的往来。最重要的是,王元庆在集约组织内部会议上正式提议吸收印度为观察国。在好几个国家比较关心的“补偿”问题上,王元庆的态度很明确,共和国不会因为全面核裁军提供补偿,因为共和国已经为集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