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分水岭_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的常规军事力量,所以全面销毁核武器反而对两国有利。

  既然布兰迪诺保证能够让条约在国会得到批准,王元庆也把重点转到了落实上。

  根据两方私下达成的协议,全面销毁核武器条约生效之后,应该成立三个由签约国组成的国际组织,一是销毁工作监督委员会,二是核查与抽查小组,三是核技术与核原料国际管理组织。在这三个国际组织的基础上,必须明确三个要点,一是监督销毁工作必须得到所有国家的承认与认可,二是核查与抽查必须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进行,三是管理核技术与核原料的国际组织不受任何国家的干扰与影响。

  当然,落实到细节问题上,两人的观点仍然存在分歧。

  比如监督销毁工作在得到承认之后,是否具备法律效力。也就是说,如果监督委员会认为某国没有切实履行销毁核武器的承诺,应该以何种方式敦促其销毁核武器,要不要通过国际制裁或者其他手段达到目的?王元庆的观点很强硬,不但要制裁,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应该采取强硬手段。布兰迪诺则认为只应该通过制裁达到目的,不应该采取强硬手段,更不应该用武力对付武力。针对布兰迪诺的观点,王元庆只提出了一个疑问,那就是制裁能够收到多大的效果?针对这个问题。布兰迪诺也提出了一个疑问,那就是强硬手段能不能达到销毁核武器的目的?

  当然,相关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核查与抽查是否需要提前通报,管理核技术与核原料的国际组织由谁来提供经费等等。

  可以说,任何一个问题都将决定这份足以改变人类再史的国际条约的最终命运。

  相对而言,王元庆与布兰迪诺只是在实现手段上存在分歧,在本质问题上的态度完全一致,均认为应该积极推进全面核裁军。决定将分歧留给谈判人员解决后,两人达成了最后一项共识,那就是两国的战略防御系统不能无限制扩张,必须有所控制,避免因此陷入新一轮国际军备竞赛。至于限制在何种程度,以及用什么方式衡量战略防御系统的级别,都需要两国的谈判人员进行具体磋商。

  与共和国、美国相比,其他三个核大国的态度就比较复杂了。

  英国的情况还稍微好一点,早在引世纪初,英国政府就开始削减核武器。虽然当时主要为了减少军费开支,股难关。但是从本质卜讲。英国在削减核武器方面的状明取为积极,因为英国有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拥有核武器只是维护英国大国地位的象征,在英国已经不再是大国的情况下,有没有核武器都没有太大区别。

  法国的态度极为矛盾,因为法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地位与外交地位主要建立在核大国的基础上。

  就算在欧盟范围内来看,法国除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