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二章 借题发挥_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严峻的国际形势相比,共和国的国内情况给了王元庆慰。

  24日傍晚,暂时总领国务院工作的叶致胜在吃晚饭的时候向王元庆递交了“国家战争动员初步总结报告”。

  因为战争伤亡还不大,或说还没有显现出来,所以战争动员主要集中在以军事工业为主的经济领域、以及以铁路为主的交通领域。

  接到国家的战争动员令之后,国内3大军工集团立即着手提高产量。

  除了将工人的正常工作时间由平时的8小时延长到12小时之外,3大军工集团还通过反聘退休职工、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线效率、完善原料配给制度等等方式想方设法的提高产能。沈飞、成飞、西飞、上飞等飞机制造公司已经在2完成生产调整,最快能在月底达到流水线最大设计产能;其他军工厂商也在积极行动,最迟的能在12月初完成生产调整。

  提高产能的最问题不是原材料与配套工业,而是技术工人。

  以战斗机生产线为例,和时期,任何一条战斗机生产线的生产能力都在最大战时产能的十分之一左右,某些高价值先进战斗机生产线的产能甚至只有二十分之一,比如1条j14系列战斗机生产线的平时年产量不到1c0、而最大战时产能肯定超过2000。军工生产必须留有足够的冗余量以便在战争时期迅速提高产能。这一制度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往往出问题。

  和平时期,军;在采购武器装备的时候,肯定会最大限度的压低采购价格。

  各大军工厂为了拿到军队的订单,必须降低生产成本。即便某些以出口为主的武器装备,也需要控制成本,先获得本**队的订单,才有可能进入国际市场,得到其他国家的订单。当初,成飞的fc1型战斗机虽然性能并不差格也极为便宜,但是出口量却少得可怜,仅以合作生产等方式在巴基斯坦等几个穷国销售了不到300。原因无二,正是因为共和国空军没有大批量采购fc11,让很多国家对这种廉价战斗机没有多少信心。比如阿根廷在共和国大笔采购军火的时候,成飞曾经竭力推荐fc11根廷在综合权衡各种因素之后,还是选择了更加昂贵、但是共和国空军大批量装备的j10系列战斗机,只是象征性的购买了一批fc11。

  这些情况决定了军工业的经营方式,为了降低成本,必须裁减人员。

  和平时期。大部分军工企业只会保留足以维持生产线运转地技术工人。虽然共和国在半岛战争后出台相关法律。明确要求各大军工企业必须在和平时期保留一定冗余地技术工人。以便在战时迅速提高生产能力。但是在军工企业地集体反对下。这部法律最终仅要求军工企业保留15%地人员冗余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