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四章 和平契机_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等大企业没有复工的情况下,不用对西雅图进行第二次轰炸。问题是,美国当局不可能让这些战略企业歇工。要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中,波音是美国最大的航空器与航天器生产制造企业,承担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战斗机与一半的空间飞行器的生产与制造工作。虽然波音的工厂分布极为广泛,西雅图只有一间工厂。但是波音的总部设在西雅图,如果总部不能正常运作就无法合理协调与分配生产能力。相对而言,以民用起家的微软比波音更加重要,因为美**方使用的控制软件有一大半来自微软,美国国内的网络控制系统、以及各行各业的软件都与微软有关。受此影响,即便有可能再次遭到轰炸。而且肯定是更加惨烈的轰炸,美国当局仍然让这两家企业、以及其他受轰炸影响而停工的企业复工。

  显然,第二次轰炸的规模大得多。

  在出小时之内,共和国天军出动大约凹架次轰炸机,对西雅图的工业区与商业区进行了三次集中轰炸,投下各类弹药将近万万吨。

  问题是,事实证明,针对工业区与商业区的轰炸没有太大的效果。

  早在躬年之前,美国就将主要的工厂迁往内陆,并且把一些能够分散的工厂分散在各介。小城镇,不再集中在大城市里面。毫无疑问。这种部署就是针对共和国的战略打击,力求尽量保存基础工业。更重要的是,美国有充足的资源、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有足够的工业生产能力,能够迅速补充因轰炸遭到的损失。

  不能补充的,或者说无法迅速补充的只有熟练的技术工人。月口日,鉴于第二次轰炸的结果不太理想,共和国天军调整战术。再次集中力量对西雅图发起了第三次战略轰炸。

  这次,共和国天军出动的4四架次轰炸机将大约旧万吨弹药全都投向了居民区。

  结果可想而知。

  在这场持续了将近力个小时的轰炸中大约的万西雅图市民成为炮灰。还有相同数量的平民从此失踪。一场轰炸,夺去了将近田万人的凹口甩姗旬书晒齐伞”绝对是史无前例的。即便在战争结束数十年之后,逊,代尤讨论这场轰炸的必要性。不是说,没有必要轰炸居民区,毕竟实战证明。轰炸居民区是打垮美国的有效手段。关键就是,有没有必要组织起如此大规模的集中轰炸,以及有没有必要在轰炸中大量使用专门针对人员的杀伤弹药。要知道,在引世纪中叶。用来将城市变成废墟的不仅仅有燃烧弹,还有各种各样的高科技武器。比如共和国天军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的一种专门针对有生人员的传感器炸弹。这种不到劝克重的炸弹装有一种专门用来探测生物电流的装置,并且将这种装置连接到了引信上。也就是说,只要在爆炸杀伤范围内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