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五章 打破僵局_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共和国军队,只是要把这件事情摆到台面上来,美国当局还缺乏足够的证据。

  问题就在这里,能够找到证据吗?

  在洛布林夫人的要求下,兰德斯召开了紧急网络会议,不但让参联会的将军做了情势评估,还让远在前线的杜奇威汇报了战场情况正是如此。杜奇威才在最为关键的时候没能对美军部署做出调整,差点成了共和国军队的俘虏。

  在参联会的将军看来,找到证据根本不是问题。

  从理论上讲,找到证据确实不存在多大的问题。不管怎么说,红海平均水深不到沏米,交战海域的最大深度不会超过打手功米,打捞战舰残骸的工作有难度,却没有不可克服的难度。只要能够将战舰残骸捞起来,哪怕只是部分残骸。也能从中找到可以指向共和国的证据。

  问题是,在杜奇威看来。关键不是找到证据。

  用杜奇威的话来说。等到美国海军派出的工程船将战舰的残骸打捞起来,战争早就结束了,到时候就算能够取得可以用来指责共和国的证据,美国还能够为了一场已经结束的战争与另外一个超级大国打一场世界大战吗?更何况,本来就是共和国率先出兵土耳其,美国以土耳其盟国的身份参战,打击美国舰队也是正常军事行动。如果考虑到美国军队已经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协助以色列军队入侵叙利亚。并且在战场上与叙利亚、以及作为叙利亚盟国的共和国的军队作战,那么共和国更加有理由,即以协助叙利亚进行防御反击为由打击美国舰队了。

  事实上,美国总统与国务卿要的不走向荐和国开战的理由。

  不得不承认,洛布林夫人与兰德斯都是政治场上的老手。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两人以寻找反击理由为由,召集参联会成员与杜奇威开会,就是想借杜奇威的嘴巴。让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参联会将军们闭上嘴。作为政治家,兰德斯与洛布林夫人都知道,美国最大的威胁不是共和国,而是那些渴望战争本站新地址已夏改为:四姗凹加8凹敬请登陆阈读,切要知道,如果让这些军人掌握了可以向共和国宣战,他们肯定会毫无顾忌的引爆一场世界大战。

  杜奇威出面,兰德斯与洛布林夫人的目的达到了。

  确定无法立即找到反击共和国的理由之后,话题转到了战场上,即美国应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有所取舍。

  因为在前面讨论“证据”的时候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所以讨论到这个问题时,五角大楼与前线司令部同时发来消息,共和国陆军联合两伊军队在北方战线上发起大举进攻,已经对马拉蒂亚与伊斯肯德伦构成威胁。

  必须承认,裴承毅无意中帮了杜奇威一把。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不是共和国陆军在北方战线上发起总攻,不管杜奇威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