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八章 知错就改_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质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况下,战争的手段、以及战争的最终目的自然会受到限制。共和国军队的任务不是打垮美国,而是“打败”美国。即让美国当局承认战败。达到这个目的的办法有很多。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要想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终的胜利,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战争中大量消耗美军的有生力量,让美国流尽鲜血,最终不得不到谈判桌上与共和国解决问题。

  袁晨皓是个非常聪明的军人,哪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正是如此,他才积极主张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因为只有这个战术才能尽可能的与敌人打运动战,而只有在运动战中,才能大量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事实上。这也是裴承毅主张的战术。

  从旧多天的战斗来看。袁晨皓把“围点打援”的战术思想执行得非常彻底。先是围住布吕歇尔的欧洲军团先头部队,然后围住欧洲军团,再围住前来解围的第7步兵师,最后围住数个美军师,每一次包围行动都能引来更多的美军。

  打到这个时候。袁晨皓指挥的2个战斗单位与两伊军队已经在战场上歼灭了美军第打手装甲师与第3步兵师、以及大约刃万土耳其国民军,还即将歼灭美军第7步兵师、第战略师与第四突击师、以及大约力万土耳其国民军。

  不得不说,袁晨皓既有集耐,又有野心。

  要知道,打到这个时候,他仍然没有要求增援,只是不时提醒裴承毅,把属于第十战斗单位的支援力量派过去。也就是说,袁晨皓只用了2个战斗单位的主力部队,加上配合作战的旧来万两伊军队,就取愕了如此辉煌的战绩。照此发展下去,战争结束的时候,袁晨皓还能干掉好几个美军师。

  裴承毅不是不想让袁晨皓打得顺手,只是在某些时候,必须以大局

  重。

  在围攻迪亚巴克尔的问题上,裴承毅就持保守态度。

  按照他的部署。打到迪亚巴克尔的时候,袁晨皓这边应该停下前进的脚步,尽量利用迪亚巴克尔牵制美军主力部队,也就是按照之前的战术,围住迫亚巴克尔,迫使杜断向前线增兵六既然县”围点打援,就得生甩住吨,刀对付援军,而不是一鼓作气的消灭包围圈中的敌人。

  当然,裴承毅这么安排的目的,还走向在突着行动上做点文章。

  根据东方闻回忆,当时裴承毅正在安排一次非常重要的突击行动,即利用即将参战的第六战斗单位,在迪亚巴克尔与伊斯肯德伦之间发动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突击行动,夺取某座至关重要的城市,从而将北方战线上的两个战区连接起来,并且把阿塔图尔克水库方向上的战线拉平,迫使美土联军向北撤退。

  因为东方闻不是军事参谋,所以不清楚裴承毅的具体想法。但是从他的回忆中看得出来,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