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 第二回08-25_风物有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振香好说歹说,也是七尺男儿。本宫着实没料到,阿兄准了你胡闹,你却在塞外一待,便是四年不回。”李依替她满了美酒,道:“本宫与漓郎青梅竹马,本以为得此有情郎,乃苍生爱护。孰料……”

  杜漓是杜渝同母嫡兄,仁宗纯德十八年生,虞国公一脉世子。春宫出学后入弘文馆为生,很得宪宗赏识,景云十五年特旨秘书省任校书郎。后历任门下省散骑常侍、中书省中书舍人。醇风二年先帝考其学识,得各省部官员赞誉,赐同进士出身,供职工部侍郎,主持翻修长安龙首渠,工期二载,杜漓省钱省工,龙首为之一清。

  然醇风四年,黄河下沿水患不断,杜漓请旨重整河工,得六部官员大力支持。是年冬汛,杜漓乘船离京东下,沿岸修堤坝通水路,竟是不通黄河不罢休的势头。

  这一去,再不回。

  温酒的热气在眼前缭绕,杜渝这才有了功夫,细细打量面前的女子——洛川长公主果然一如在塞外听闻的传,是极出挑的美人。四载分别,记忆里稚嫩的垂髫之女出落得回眸处自风流,神色间浅淡自如,可谓风致嫣然。尤其因情郎长兄新丧,眼底一抹黯然若隐若现,让杜渝莫名心头一跳,竟不敢多看一眼。

  “我走的时候,还没这亭子。之前你多住春宫,如今是要搬出来了?”杜渝又喝了口酒,才发觉是换了西域的冷魂烧,烧得她浑身都不痛快。

  李依挽袖布菜,道:“这般好的宅子,若空置了岂不辜负?”她见杜渝亦是憔悴,顿了顿道:“本宫知你心中疑惑,亦曾恍惚了许久。但……活人,总得拼命活下去。像你我这等出身,除了活命,还有更多的人和事,由不得沉溺太久。”

  好歹在边塞之地打磨了几年,杜渝虽仍旧古道热枕,但也知晓了三分稳重。她道:“十三娘,看在……阿兄的面子,你若有什么打算,还请不要隐瞒。你也知晓,杜氏……如今也艰难了。”

  李依心中有了一分薄赞,面上则不动声色,道:“旁人都道本宫魔障,便是冥婚,也要嫁与你兄长。便是阿兄,也曾苦劝本宫。”

  宪宗子嗣稀薄,除了皇后崔氏嫡出两子一女,便只有李倜一子。嫡长子早夭,李仪自幼体弱,本以为熬过弱冠,或可延年。孰料到底一病不起,内廷外政还好有李依坐镇,才没出大乱。

  醇风七年夏,先是杜漓治水,恰逢黄河决堤,杜漓不慎落水,卷入巨浪滔天之中。消息传回长安,李仪正因头风避暑芙蓉园。

  虞国公杜之显早年为能臣,可景云年间无意偶闻龙虎奥秘,很快辞官归隐,离了长安,避居百里观,潜心修道。国公夫人崔氏乍闻爱子噩耗,痛哭了一场,先安置了府里,命人前往青龙寺请法师,为爱子招魂,已然准备了立衣冠冢的打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