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4章 僵局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北议和”在十二月二十九日之前,又进行了几次会谈。除了在讨论军队停战的具体措施有所进展外,在最主要的议题,实行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双方的意见一直处于僵持之中。

  也就在唐绍仪、伍廷芳第二次谈判的同一天(12月20日),得到段祺瑞军方将领支持的另一场谈判在上海秘密进行。其南方黄兴的代表是顾忠琛,北方段祺瑞的代表是廖宇春、靳云鹏和夏清贻。

  段祺瑞和他的代表认为,现在南北兵力相当。长此下去,不是造成南北分裂,就是和平永无了期。长此以往,受难的还是老百姓,是全国人民。现在南方革命军的宗旨就是实现共和,而这一点北洋军并不反对。

  北洋军只是忠于袁世凯才与革命军作战,所以南方能够推举袁世凯为大总统,则共和可望,和平可期。

  段祺瑞的这些想法其实也是黄兴等南方革命党人的想法,黄兴早在武昌与黎元洪合作时,就讨论过推举袁世凯的可能性,所以当他通过顾忠琛获悉这个消息后,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

  黄兴表示,他个人之所以在这几天,不愿接受南方许多人的拥戴,出任临时大总统,其实就是虚位以待袁世凯。

  于是授权顾忠琛与廖宇春等进行谈判。

  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会谈进行的十分顺利,在十二月二十日的当天,就达成五项秘密协议:

  一、确定共和政体;

  二、优待皇室;

  三、先推覆清政.府者为大总统;

  四、南北满汉军出力将士各享其应得之优待,并不负战时害敌之责任;

  五、同时组织临时议会,恢复各地秩序。

  廖宇春、顾忠琛的这个方案是经过段祺瑞同意的,但这个方案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袁世凯的意思,历来众说纷纭。

  许多人认为这个方案就是袁世凯内心深处所想,甚至不少人认为段祺瑞只是个表面的幌子,背后的主使是袁世凯。

  其实,无论从逻辑还是实际情况出发,这种可能性都应该是零。

  段祺瑞自从冯国璋手里接受了前线指挥权后,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贯彻了袁世凯的战略意图。能实现这一点,除了袁世凯面授机宜和他的理解能力外,更主要的是他这个阶段的思想和袁世凯是完全合拍的。毕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个时候,没有人比段祺瑞更懂袁世凯。因此,这应该是段祺瑞的自悟,是代为进行,这当然也是一种推测。

  或许,段祺瑞在实现共和中所起的作用,被后人在很大程度上低估。

  值得注意的是,当靳云鹏奉段祺瑞的之命携带这个方案,前往北京向袁世凯禀报时。非但没得到肯定和赞扬,反而遭遇到袁世凯大发脾气。

  “我袁世凯为大清国总理大臣,焉能赞成共和,以负重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