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8章 大通起义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血肉之躯,我的理想和抱负,为救国救民,为革命大业奋斗到底!”

  后来,他果真实现了自已的诺言。

  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三日,清廷委派已经做了都统的吴禄贞到滦州“宣抚”张绍曾。

  皇室宗亲都对张绍曾畏惧三分,唯独袁世凯致电内阁:“张、蓝所请,尽可照准,以缓和当前局势……唯吴镇心怀叵测,亟应严防。”

  袁世凯敏锐地判断出,张、蓝二人不可怕,唯独吴禄贞才会做出大乱。而当时,良弼、载涛等均被吴禄贞蒙在鼓里,对他相当信任。

  袁世凯看吴禄贞很准,而吴禄贞评判袁世凯,更是非常精道。

  武昌起义事发,清廷起用袁世凯,吴禄贞认为:“(袁世凯)无论忠清或自谋,均不利于革命”,多次提醒革命党人:“清已不成问题,老袁不除,我当将与之有十年战争。”民国建立后的历史,印证了吴禄贞的判断。

  当袁世凯在武汉前钱应对革命党时,吴禄贞在石家庄切断京汉铁路,扣留运往湖北的大量军火物资。

  突然一击,切断北洋军生命线。袁世凯切实感觉到了危机,曾发电报给内阁,“汉口地居洼下,士卒守岸,两面受敌,日有伤亡,后路阻挠退延,(吴禄贞)未知是何居心!然照此防守,兵力日疲,久恐生险。”

  十一月四日,苏州独立,程德全为都督。浙江独立,汤寿潜为都督。吴禄贞的燕晋联军拥兵二万,护卫北京的第三军望风而惧,袁世凯在湖北孝感鞭长莫及。

  十一月六日傍晚,吴禄贞结束和阎锡山会谈,大功告成,回到石家庄。

  何遂随行归来,在石家庄突然发现一个人非常眼熟,该人见何遂注意自己,慌忙逃逸。

  何遂(1888~1968),民主革命家。字叙甫,祖籍福清港头镇占阳村,出生于侯官县(今福州市)。

  何遂一生待人耿直,热诚,不近烟酒,唯酷爱书画、文物,他唯一的财产就是大量的古文物和图书。

  曾先后全部分赠给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馆和天津图书馆。

  仅一九五零年捐赠给上海历史博物馆的古文物就达六千八百九十五件。为此,陈毅市长,潘汉年、盛丕华副市长专函致谢,国家***发给了褒奖状。

  此为后话。

  何遂猛然记起,这个人叫周符麟,原为第六镇第十一协统领,被吴禄贞撤职,转投吴鸿昌帐下。此人消失已久,怎么今天突然出现?何遂越想越怕,赶紧报告吴禄贞,提醒他注意安全。

  吴禄贞听后,大笑,“不要紧的,我有马蕙田当警卫,他这个人靠得住。”马蕙田是东北人,吴禄贞非常信任此人。

  何遂放心了,可是没过多久,他突然看到了军谘府第三厅厅长陈其采,大为奇怪。

  赶紧又禀报吴禄贞:“大帅,陈其采这个人,你要小心提防!”

  但吴禄贞却满不在乎地对何遂说:“你不必大惊小怪,别说一个陈其采,就是禁卫军一团人跟着我,我都不怕!”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