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9章 北大开学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琳和政治系主任钱端升等也多次发声,鼓励师生高举“五四”民主、科学大旗,坚持北大的光荣传统,捍卫自由民主。

  为了回应师生们的要求,胡适重申,在他任内,允许校内的讲课、选课自由,师生在校内有言论、结社、出版的自由,学校不予干涉。

  这个许诺得到了实现。教授有讲课自由,学生有选课自由、旁听的自由,课堂对外开放,允许校外人士旁听。许德珩教授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樊弘教授开《资本论》,吴恩裕教授开《共产党宣言》。北大校园里顿时呈现出当年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情景。

  学生进步社团纷纷建立,仅在沙滩文、理、法学院就建立了30多个,会员有近千人。学生自治会由学生竞选产生,自行决定一切活动,北大当局不予干涉,社团、自治会可自由出版壁报刊物。校园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自由读书,自由讨论各种学术、政治观点的场所,呈现出追求民主、探讨真理的欣欣向荣景象。

  胡适就任北大校长三个多月时,发生了极为棘手的事情。

  1946年12月24日,北大先修班女生沈崇被美国大兵侮辱,引起国人的愤怒。12月30日,全北平大中学校1万多学生举行了罢课、游行,高喊“严惩美军凶手”,“驻华美军滚出中国去”。之后,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声援。

  当时胡适在南京参加国民大会,由于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直到12月30日才回到北平。

  北平记者问胡适对美军强奸女生的看法,胡适表示,自己和北大的教授、学生一样,非常愤慨。学生的集会游行抗议都无不可,但是罢课还是有欠妥当。记者又问,学生提出美军退出中国,胡校长同意吗?胡适回答,此次不幸事件为一法律问题,而美军退出中国则为政治问题,不能混为一谈。胡适回北平后,一方面尽力安抚学生,劝说他们不要上街游行,一方面安排聘请赵凤阶、燕树棠等人作为沈崇的法律顾问,进行援助。胡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我相信会有公正的判决。

  1947年1月美军军事法庭审判此案时,胡适不顾教育部长朱家骅的劝阻,出席审判会。当军事法庭在强有力的证词证据面前不得不宣判皮尔逊犯了“强奸罪”时,胡适同在场的人握手祝贺。后来,美国海军部取消皮尔逊的强奸罪,胡适表示很失望。

  由于历史原因,当时北大学生生活分为两种情况:原在西南联大复员到北大的同学,继续享受“贷金”(称贷金,贷而不还,实际上是发的伙食费),这一部分同学的食堂吃的较好,主食吃大米、白面。原在北平读书,由临时大学分配到北大的同学,生活清苦,没有“贷金”待遇,交不起昂贵的伙食费,大多在贫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