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章 离开老巢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奉天、吉林皆有兵权、财权”,思之令人寒心。且“其人权谋迈众,城府阻深,能陷人,又能用人”,完全是汉末曹操,晋末刘裕之流的人物。今“乃令狼抗朝列,虎步京师,臣实忧之”。痛心疾首地提醒朝廷,对袁世凯和奕劻的结党营私加倍警惕。

  这个奏折虽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多是发表议论和感慨。但慈禧把此折留下,看了好几次,很显然,说到了她的心里。

  不出十天,御史成昌又上封奏,指出袁世凯的门生,故吏布满天下,甚非国家之福。一个接一个的弹劾和警告,慈禧觉得不能置之不理了。

  但是,袁世凯的势力和能量,慈禧不能不有所忌惮。处罚袁世凯没有说服众人的东西,慈禧决定先剥夺袁世凯的实权。

  一九零七年八月二十四日,清廷电召袁世凯入京陛见。

  三十日,袁世凯进京,慈禧太后赏假,赐食。

  九月四日即下旨免去袁世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调任为外务部尚书兼军机大臣。

  同日被任命为军机大臣的还有张之洞。军机大臣的地位比总督的地位要高,但却没有总督那样的实权。

  慈禧太后此举,看是尊崇和重用,实是压制和裁撤。

  慈禧知道张之洞和袁世凯历来不睦,用意在于让这两个人在军机处互相牵制,便于她自己驾驭。

  在官场待了这么多年,袁世凯当然能看出这里的名堂。

  因此,在感恩戴德的同时,一再表示自己不堪重任,诚恳的请求留在直隶的任上。

  但不管他说得如何天花乱坠,慈禧太后就是不准。

  君命难违,袁世凯只能告别自己的总督衙门,去当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

  当年咨询立宪的五大臣出国考察归来,朝廷发布仿行立宪国策后,主张立宪的人们,曾经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以为国家和民族从此有了希望。

  但袁世凯主持官制改革受挫后,人们又陷入极度失望中。

  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依靠这些统治者,立宪是很难实现的。必须唤起民众,逼迫统治者就范。

  更有些人直接主张,必须推翻这个腐朽的封建王朝,才能争得人民民主。一段时间以来,各种立宪团体,纷纷成立,特别是南方地区,推翻封建统治的民主革命运动更是风起云涌。

  一段时间以来,二广地区连续暴发了三次武装起义,日知会也在湖广起义,徐锡麟、秋瑾在安徽浙江起事。虽然这些起义都被镇压下去了,但每一次都给清朝的统治以沉重的打击。

  每一次的革命运动,也都给清廷的最高统治者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有记载,在袁世凯上任外务部尚书、军机大臣的次日,就被慈禧召见。

  慈禧的案台上有好几份各地起事的奏报,见到袁世凯,这个已过古稀之年的老太婆流起了眼泪。

  慈禧抱怨:“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