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章 所谓的据实复奏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抵过世事无常。

  杨翠喜确是魅力超群,就连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大才子李叔同,也甘愿拜在其石榴裙下。

  有李叔同写给杨翠喜写下两首诗词《菩萨蛮》表达了爱意的诗为证:

  其一:燕支山上花如雪,燕支山下人如月;额发翠云铺,眉弯淡欲无。夕阳微雨后,叶底秋痕瘦;生怕小言愁,言愁不耐羞。

  其二:晚风无力垂杨嫩,目光忘却游丝绿;酒醒月痕底,江南杜宇啼。痴魂销一捻,愿化穿花蝶;帘外隔花荫,朝朝香梦沾。

  这件事是慢慢地被平息下去,却无人再同情这位历史事件中漂浮的可怜的女子杨翠喜。她一生孤苦无依,命运完全是由他人掌控,幸福也是别人花钱就能买来买去,从来无人顾虑她的感受。最终她的结局到底如何?也是被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她孤独终老,有人说她做了商人的小妾后安顿下来,还为商人生了孩子。她的行迹匆匆,照片也就只是这么几张,人们只能在上面看到一点点她年轻时的美貌。

  尽管在袁世凯大力庇护下,奕劻父子有惊无险,事情的疑点重重,但大家的议论无法平息。

  在赵启霖被免职的第二天,载振自请开去所有职务,立刻获批。

  事情的结果让大家迷惑不解,赵启霖被免职,载振辞职照准,段芝贵的职务不恢复,这本就自相矛盾,谁也猜不透慈禧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御史的责任是发现问题就应上奏,不能保证问题的真实性,问题是否属实可根据调查去得出结论。所谓言者无罪,御史因上奏问题而获罪是很难让人接受的。

  而赵启霖在督察院极有威信,人缘又很好,御史们各个不平,准备联名上奏。

  都御史陆宝忠见大动公愤,遂出来调停,上奏为赵启霖辩护。

  三霖公司的另一个,御史赵炳麟则以挂冠去职为赵启霖力争,朝廷则闭上眼睛一律不准。

  三霖公司的江春霖不甘心,五月二十三日再次上疏。指出载沣和孙家鼎复奏的案情有六个疑点:

  其一、买献歌妓之说起源于天津报纸,假如真是王益孙买杨翠喜为使女,怎么可能搞错?

  其二,天津买一使女,明码标价百多元,而杨翠喜身价高达三千五百元,王益孙是傻子吗?

  其三、杨翠喜声色艺倾动天津,年少红颜,岂能甘愿为使女。

  其四、证人供词明显不同,有明显的捏造掩饰的迹象。

  其五、杨翠喜身为名妓,生活在脂粉绮罗之中,怎会干使女的活计?

  其六、杨翠喜色艺双颜,王益孙必会动情,买使女一说肯定是为了遮人耳目。

  由此可见,即使王益孙冒名顶替载振,把杨翠喜领走不实,但王益孙“买妓为妾之事更无疑义”,按照大清律例的规定,职官纳妓应受处罚。

  因为,王益孙不仅仅是个富商,也是个有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