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2章 北大不是世外桃源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等之教育,尤为注意焉。三时茶会。三时三十分摄影。四时船乃启碇,送者约三十余人。是日经过各事,均能照预定者行之。蔡先生在本校参观时,语多称赞,见校中校训‘明智力学爱国乐群’八字,似有深感,随书‘乐群’二字以赠本校。吉隆坡尊孔学校长周君南君,系其高足,此次因病未能来叨欢迎。蔡先生询问之余,亦行赠四字。”

  据此可知,蔡元培访问新加坡“华中”,实为旋风式的顺访。上午7点抵港,华中首任校长涂开舆等偕端蒙、道南等校校长前往迎接。蔡元培先去访问林义顺,林既是华社领袖,也是接任陈嘉庚的华中董事长;接着游览新加坡。午餐后蔡元培访问尼文路的南洋华侨中学,在道南、端蒙、启发、华中四校欢迎会上发表《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演说词》,然后下午4点启航。在新加坡总计逗留九个小时。

  为什么刚成立一年的南洋华侨中学,能够邀请到蔡元培这样的学界巨擘来发表演讲?

  首先是鉴于华侨中学在南洋地区的特殊地位。“华中”是华侨自力更生在南洋创办的第一所华文中学,陈嘉庚在创立“华中”时,高屋建瓴地打破地缘畛域,将学校定名为“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

  在《实行筹办南洋华侨中学之通告》中明确指出:“新加坡为南洋孔道,英荷各埠,航路交通,所有父兄伯叔,亲戚朋友,商务关系,耳目最周,经费既无虑浩繁,寄托亦有抚任”

  “华中”向包括英殖民地马来亚联邦和海峡三州府、缅甸、荷兰殖民地印度尼西亚群岛、法属中南半岛的安南、和暹逻王国等地的所有南洋学子张开怀抱。华中不仅是华风远被的南洋华文教育的里程碑,而且也是本区域启智兴邦的华文教育最高学府。

  蔡元培在访问时与华中同学促膝交谈,对华中学子在南洋经济社会等领域即将发挥的重要影响,给予高度期许:“诸位是南洋青年的中心点。那样叫做中心点呢?就是责任最重大,人人都拿你来做模范,做中心归束点。你好,人家也跟你来做好;你坏,人家也跟你去做坏。你一举一动,都与社会的好坏有莫大的关系。比方南京学校的中心点,就是高等师范;北京学校的中心点,就是北京大学;而南洋学校的中心点,自然是南洋华侨中学。”

  蔡元培将华中与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后更名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的前身)并列,由此可窥见华中在南洋华社的位置。

  其次,晚清以降至民国,中国越来越注重侨务。清光绪三年(1877年)开始遣洋出国,外派使臣,途径新加坡时都会登岛访问。“而且中国政府对华侨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到南洋视学者不绝于缕”。

  在华中成立前的191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