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3章 群雄逐鹿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广州发生变故后,福建也出了情况,

  李厚基在自己的领地有两支部队他不能掌控:一支是第二师,师长、汀漳镇守使臧致平,另一支是二十四混成旅,旅长王永泉。

  王永泉旅原是徐树铮的西北参战军的一部。早在民国七年九月,王永泉以“奉军补充旅”名义,实际受小徐指挥由洛阳南下,经蚌埠、浦口,转乘建新、福州两轮开至福建。

  臧致平和王永泉对李厚基态度一向傲慢,李当然视他们为眼中之钉。

  直奉战后,奉系战败,而南方由于陈炯明部兵变,南方政.府大总统也离开了广东。墙头草的李厚基,本来是属皖系,现竭力献媚吴佩孚以求保全自己。

  吴则因为福建濒海,鞭长莫及,正好利用李作为分化皖系和对付广东的倚重。

  李得到了吴的支持,就先对臧致平下手。

  一九二二年年六月五日,他突然到漳州解除臧致平的第二师长兼职,改由自己兼任,令臧专任汀漳镇守使。臧忿而离漳去沪。

  接着他请北京政.府调开王永泉。

  李厚基背叛皖系不过是自求生路,但事做得有些不近人情。

  他和徐树铮是表亲,又是同乡。在皖系得势的时候,小徐曾经是李的依仗。

  在皖系失势后的一九二一年的春天,徐曾秘密到福州,劝李必须与卢永祥忠诚合作,又托李代致陈树藩一个密电。

  李收了电稿并未替他照发,对小徐的态度也很冷淡。

  一九二二年八月十八日,徐树铮在上海曾有一函致吴佩孚,劝他拥戴孙、段二老共谋统一。吴当然不会听他的。

  与此同时,小徐也曾派人持函到福州去见李厚基,李竟拒而不见。

  有人看不过去对李说:“你们是至亲,这样做不太过分吗?”

  李大声说:“有什么过分,他是一个惯于兴风作浪的人,我惹不起他,还是少接触以免是非。”

  一九二二年十月二日,徐树铮携带八十万元,由浙江偷越仙霞岭潜抵延平王永泉军中。随小徐同行的有曾任旅长的尹同愈、曾任团长的齐暗农和孙象震,以及曾任营长的汪某。

  因为事先已商量好了,小徐抵延平的当天,就通电设立“建国军政制置府”,自称总领建国军政.府制置事宜。

  宣誓“以至诚至敬,尊奉合肥段上将军祺瑞、中.山孙先生文为领导国家根本人,何日见此二老共践尊位,发号司令,树铮即当束身司败,俾听质讯。”

  这个不伦不类的组织,应该是根据徐树铮所著《建国诠真》一书设立的。

  徐树铮的《建国诠真》,大体与民初约法一脉相承。最大的特点就是总结了民初局势和大背景提出了“加权的责任内阁制”。这个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在肯定国会、总统地位的同时,提出给内阁更多的权力而相机行事。

  这个提法跟当时的大背景府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