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2章 广东的军事政变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鸿楷反水后,胡汉民主张尾追,先肃清东江之敌。

  因已约定滇军为右翼,许军与福军担当正面合攻韶关,许崇智则主张径向韶关回师。认为经东江至广州路远,孙被困兵舰上应急赴援为宜。如果去追梁军,福军独任回师之责恐力不能胜。而滇军因不知内情,容易形成猜疑。

  胡汉民同意了许崇智的主张,于是继续向韶关进兵。

  七月二日北伐军许崇智、李福林、朱培德、黄大伟诸部皆入粤境,自南雄、始兴直指韶关。

  攻韶计划是:

  (一)以滇军朱培德全部由江口渡河经仁化向韶关进攻。

  (二)以李福林全部沿河左岸,经周田大桥、长坝、黄浪水向韶关进攻。

  (三)以第二军之许济、孙本戎、谢宣威等由火山、大塘方面向韶关进攻。

  其他部队为预备队,另以第九旅黄国华部由三南方面攻翁源。

  出师时同立誓约:“三军一致,誓同生死,拥护孙大总统,平定粤省之乱,如有异心,天诛地灭。”

  许崇智自南雄驰电给孙:“陈逆叛变,围攻公府,令人切齿痛恨。北伐各军业已集中南雄,指日进攻韶关,誓必讨平叛逆。朱培德总.司.令所部滇军尤为奋勇,业已开拔前进,想叛军不足当其一击也。”

  许崇智电报到孙手中时,海军方面却又有不稳的消息。

  民国十一年七月九日,先头部队与陈军开始接触,展开激战。

  陈军自占领韶关后,前进部队仅至大桥为止。以韶关及芙蓉山,帽子峰及河东莲花山一带高山之险要形势为防线,修筑坚固工事,布满铁丝网,以抗回师的北伐军。

  双方接战后,右翼滇军占领白虎坳、黄冈岭、鸡公岭等要地,迫近韶关外之帽子峰;中路李福林部迫近流塘、下长坝一带,向高地之陈军施行攻击;左翼许崇智部孙旅迫近东锡窟前背一带。

  许崇智部第九旅黄国华及何梓林两部,连占鲁溪、坝子圩等处,十九日占领狮子岭及翁源城。

  陈军方面急调援军支持,因有粤汉路运输之便,增授迅速,而北伐军则水陆交通均不便,翁源失守。二十日,许军张民达部经过苦战,再度收复翁源,但又失守。

  二十四日,黄大伟部集中始兴,到达翁源前线,三度攻克翁源。

  火山方面战事亦极激烈,北伐军久战疲劳,前线颇有动摇之势,许崇智亲自进驻火山。二十四日,北伐军猛烈攻击,大破陈军,陈军全线向大塘韶关方面总退却。北伐军乘势追击。

  二十七日许崇智部左翼进占莲花山阵地向韶关车站猛攻,陆旅向马坝方面进攻,另一支进占大塘、羌在街之线。湘军第七混成旅旅长陈嘉祐驰援,助攻陈军。

  正当回师的北伐军节节胜利时,由赣返粤的原属第一师梁鸿楷部陈修爵团,突然阵前倒戈,由马坝向北伐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