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章 袁项城出生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的多?

  母爱固然是和血缘关系密不可分,但更与哺育相关,感情是相处出来的。一次二次或许无所谓,但自己的**总是被一个孩婴吸允,母爱能不油然而生吗?

  加之幼儿的袁世凯本就特别招人喜欢,牛氏不久就将其视为己出。

  一个人一生一世,要想有所作为。首先必备的条件是自己需有相应的能力和才干。

  而人们常说,这世上有能力有才干的人很多,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只能是碌碌无为,原因是光自身有本事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另一个条件,而且是最为攸关重要的条件,就是机遇。

  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中国那么多的人,能当皇帝的人可以用鞭子赶。可是,皇帝只能是一个。所以,真有机会当上皇帝的人可不要认为自己有多了不起?这个世界可能有天才,但绝对不是阁下。

  而一个人能获得机遇,很重要的一点是和他手里掌握的资源多寡有关。

  袁世凯父袁保中有六个儿子,袁世凯为其四子。又是庶出,显然能从他父亲这里得到的资源是很有限的。

  而恰恰是因为袁世凯之母刘氏的奶水不足,才有了袁世凯人生第一次难得机遇。

  因为,他发达的几次重要机遇都与此有关。

  哺乳袁世凯的牛氏曾生有两个儿子都不幸夭折,叔父袁保庆虽接连又纳了两个妾室也没为他生一子。

  所谓侄子门前站,不算绝户汉,袁父保中见自己的保庆弟年过四十而膝下无子,见他夫妇有那么喜欢袁世凯,就将袁世凯过继给袁保中为嗣子。这样一来,袁世凯可就成了其嗣父袁保庆的独子。

  无论从地位和声望,袁世凯之父袁保中都是无法和他的嗣父袁保庆相比的,更何况还是一对五呢?

  如果说,袁保庆无子,袁保中六个儿子总要过继给他一个。若没有牛氏哺乳这份情缘,能一定轮上老四袁世凯吗?

  把自己的骨肉过继出去,亲生父母是会有一种特殊的情愫的。而嗣父嗣母也是格外的关爱,这使得袁世凯的幼年是在集千般宠爱于一身的环境中度过,也被宠得很不像样子。

  袁世凯七岁的时候,其嗣父袁保庆以知府发往山东补用,他带着家眷到济南上任。

  见袁世凯已经到了读书的年龄,嗣父袁保庆为他聘请了一个当地叫王志清的秀才,担任袁世凯的私塾老师。

  袁世凯是在娇生惯养中成长的,而这样的人的最大特征就是不受限制,不受约束,为所欲为。

  读书就是要把人规矩起来,袁世凯如何能受得了?

  他根本坐不住,也不肯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老师一眼没看住,他就溜之大吉。

  天下的孩童,有自觉自愿喜欢读书的吗?可能少之又少。小孩子所以能努力读书,主要是因为老师和家长的某种形式的强制。所谓不得已而为之。当然也不排斥有的孩子是为了讨老师和家长的欢心,或者拿到好成绩可以在人前炫耀等因素。

  所谓,严师出高徒。给这样的官宦人家,这样的任性孩子当私塾老师,是很难放开手脚的。管得严了不但孩子不干,说不定会惹得家大人不高兴。管松了孩子什么也学不到,这分寸是很难掌握的。

  王志清不是不负责任之人,但面对袁世凯这样的精灵古怪的顽童,也没有多少法子可想,只能是尽人力而为之了。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