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8章 袁记约法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段时间里,袁世凯一有机会就宣扬总统制如何有利于国家。逢人便诉苦,苦于总理制和议会权力太大,他这个总统根本放不开手脚。

  他口头上常这么说:“现制总统、总长、都督为三级制,共有三总,实在太滞隔了。”

  中华民国驻比利时公使汪荣宝向袁世凯辞行时,曾真诚地向他进言,要求大总统勿行总统制,而行内阁制。

  汪荣宝的话说得很委婉,他说:“总统制最大的缺点是事事要总统首当其冲,今日办事十九难如人意,倘总统当国,则一切怨尤都集于总统一身,九十九样事办好了,有一样不好,亦会被人咒骂,不如仍行总理制有个回旋余地。”

  忠言逆耳,袁世凯根本听不进去。他戏虐地说:“不然,过去一年的情形恰恰和你说的相反,我们不是一直行的内阁制吗?可是只听到讨袁之声,并听不到讨唐(绍仪)讨陆(征祥)讨段(祺瑞)讨熊(希龄)呀!”

  走上独裁之路也要做些铺垫,所谓出师有名。法还是要有一个的,毕竟是民主共和国体。《天坛宪法草案》已经胎死腹中,国会已垮,制定新的宪法已不可能,总不能继续执行《临时约法》,袁世凯的想法是制定一部新《约法》。

  新《约法》如何产生了?袁世凯从制定《临时约法》》的参议院那里得到启发。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筹划,袁世凯政.府在民国三年一月二十六日颁布了约法会议的组织条例,于三月十八日组成约法会议。

  约法会议相当于制定《临时约法》》的参议院,只是名字不叫参议院而叫约法会议。孙毓筠为议长,施愚为副议长。

  袁世凯亲临主持约法会议开幕,并致颂词。约法会议的组织条例规定,总统可派员出席会议,并发表意见,但不得参加表决。约法会议的决议,经总统同意,就可公布成为正式法律。

  民国三年三月二十日,袁世凯向约法会议提出增修约法案。

  他在这个提案中,把“建设民国”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期为增修约法时期,后一期为制定宪法时期。他的用意是既要作废《临时约法》,又不愿产生一部宪法,而由自己搞的新《约法》作为替代品合法化。

  他所提出的七个增修大纲为:

  (一)总统得宣战媾和,与外国缔结条约,无庸经参议院之同意。

  (二)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任用国务员及驻外使节,无庸经参议院之同意。

  (三)实行总统制。

  (四)宪法由国会以外之国民会议制定。

  (五)关于公民权之褫夺与恢复,总统得自由行之。

  (六)总统有紧急命令之权。

  (七)总统有紧急处分财产之权。

  约法会议将此案列入议事日程,先付审查。

  由议长指任马良、那彦图、严复、王揖唐、王邵廉、邓镕、王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