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4章:爱会转移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就是个烂摊子。

  安南王权早就开始落寞,权臣胡季牦肆无忌惮,各地军阀听调不听宣,这就导致无法集中所有的力量来对抗大明。

  即便胡季牦最后造反,凭借自身的能力使得多数安南当地军阀联合起来,但这就跟六国一般,各怀鬼胎怎么能够打出真正战力。

  更多想的是怎么保全自身实力,消耗盟友。

  以便在大战之后自身有更大发展。

  唯一有些成色的,大概就是讨伐倭国了。

  实际上火绳枪在对倭国的战争中,也不是特别出彩。

  这倒不是说倭国有什么反抗的能力,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大炮。

  倭国因为地理环境的关系地震频发,这也就导致倭国的城墙大部分都非常的矮小。

  加上倭人身材也矮小,火不火绳枪的关系真不大。

  野战上面倭人根本就不敢跟明军对决,而在攻城战上,大炮一响,城墙就垮。

  显然是大炮比之火绳枪更加有用。

  这样下来给人的感觉,火绳枪确实好用,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夸张。

  实际上真是如此吗。

  张力可以告诉你,并非如此。

  火绳枪这样的火铳,真正体现恐怖的地方,在于小规模的作战。

  还有最为关键的一条,普及性。

  于大明现在的个人远程武器来说,大致就是火铳跟弓箭了。

  可弓这玩意,哪里是这么好用的。

  弓手,听起来简单,实际上难度简直极为夸张。

  在很多述说中,对于个人武艺的强大,大致就是一句擅长骑射。

  这么听起来并没有太大的感觉。

  然而不管是对于现在,亦或是从前的朝代,弓手,那就是个人武力值的象征。

  比如关羽,马弓手。

  比如张飞,步弓手。

  只有真正的勇武将士,才能有弓手的称呼。

  可培养出一个弓手的难度,简直是太高了。

  弓箭手培养起来有多难?

  首先是在消耗上,射箭可不是说开弓就行,还需要准度,这自然要消耗大量体力。

  而体力的消耗,则需要肉食的补充。

  简单点说,饿着肚子,怎么能开弓,相反,如果不天天练习,哪来的准度可言。

  吃食上,对于军队的负担就很大了。

  在此前,几乎七成往上的百姓,填饱肚子都是很大的问题,哪能无所顾忌的消耗。

  即便是现在,看似强盛繁荣的大明,也不可能对于天下士兵无节制的给予吃食。

  朱英这边的军队每日消耗大量肉食,实际上也只是京师,或周边的卫所。

  到了不是那么繁荣,稍微偏远的地带,顶多也就三天一顿肉食,这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所以要训练出大量的弓手,显然是很不现实的事情。

  目前朱英有发展职业兵的想法,但到现在至少七成的大明士兵,还是在卫所的关系上。

  只能是慢慢来。

  在这个点,就体现出火绳枪的好处了。

  张力的这百人队,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