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9章:朱元璋的告诫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前我大明于安南屯田所产生的粮食,不仅是可以完全负担在安南的所有军饷。”

  “甚至还有结余,按照统算,即便是再过去五万将士,也依然可以负担得起。”

  “自去年夏粮之后,孙儿这边已经无须再去运送军饷承担了,反倒是和安南王室合作所开之钱庄,吸纳了安南大量的白银,如今当已有七百多万两白银入库。”

  朱英笑着解释着说道。

  安南的情报即便上是每月都有固定送达,朱元章对于这等小国不怎么上心,朝中政务繁忙,自然不可能说经常去看。

  且安南这边的事情,基本上朱元章也是全权交由大孙负责,包括驻守在安南的将士所需要的军饷,在当初朱英的承若中,也不走国库支出,而是由朱英这边的群英商会进行承担。

  当然,这粮食的产出,不仅是在大米之上,包括番薯等一些高产作物,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没有水稻那般要求的精耕细作,种植起来比较容易。

  而目前大明在安南所拿到的土地,都是属于安南王都附近的肥沃之地,有现在这般的情况,自然也是正常。

  只是初次听到这些的朱元章,不由得有些惊讶了。

  他是真没想到,五万将士驻扎安南不仅没有让大孙多出负担,反而还赚钱了?

  当下问道:“那安南当真是有如此的富庶?这怎么跟咱听使臣说的完全不同。”

  安南朱元章是派遣过使臣去查探的,对于整体安南的情况,不说是十分了解,六分七分还是有的。

  整体而言,安南也是个穷地方,大量的百姓吃不饱饭,也没什么衣服穿,怎的到了大孙这里,就好像变得富裕了起来。

  还在钱庄里弄了七百多万两白银。

  朱元章自然知晓那就是大明宝钞兑换来的,关于发行去安南的大明宝钞他自然知晓,那都是做了特殊的印记,和大明这边的宝钞有所区别,目前可不准许在大明流通,只能是在安南流通。

  以巾帛制作的宝钞换取真金白银,这还只是与安南王室合作。

  仅一年,且只相当于大明不过是郡县之地,就吸了七百多万两白银,这真是让朱元章难以想象。

  这跟他心中的贫瘠小国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

  朱英便解释道:“倒也不能只看一面,安南整体穷困,但那些贵族的手中钱财也是不少的,而我大明将士可不需要去负责安南的百姓衣食住行,是单独开辟一地方。”

  “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且占据肥沃土地,是以情况自当有所不同。”

  两句解释,朱元章立即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这就好比大明的江南一般,承担了大明几乎是一半的赋税。

  安南的穷苦百姓,是安南王室需要负责的,大明的将士只管自己,自然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这一番话,顿时就让朱元章的眼界打开了。

  按照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