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2章 :朱元璋的转变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璋能够从一个放牛娃,当和尚,做乞丐,从而到今天的大明开国皇帝。

  他凭借的,仅仅只是运气?

  不,他主要凭借的,是自身强大的学习能力。

  他是一个天才。

  从古至今,能够作为开国皇帝者,皆是天才。

  或许他们的身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弊端,但这依然无法掩盖本身的光辉。

  尤其是朱元璋,即便是到了现在,也从未间断过学习。

  再累,事情再多,都会抽出至少半个时辰来读书。

  自从朱英入宫之后,提出来的一系列的策略,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尤其是对于整个大明国库的赋税,更是如此。

  一个国家的发展,用简单的话语来说,发展的就是国富民强的路子。

  所谓是三人行,必有我师。

  向自己的大孙学习,并没有什么羞耻的,反而让朱元璋,更加有了兴趣。

  所以他让会让人,将大孙的一些做法,安排,包括群英商会那边,全都统计出来,编撰成册,以供学习。

  朱元璋确实不懂商道,这跟他的经历,还有本身所处的环境有关。

  但这并不代表他不能学。

  群英商会在京师立足之后,一直都有受到锦衣卫的监视,哪怕在朱英入宫之后,这些监视也并没有完全停下。

  朱元璋仔细阅读着,群英商会从一开始,直到现在,所有的动作。

  “妙啊,妙啊,原来这商道上,竟是有如此之多的讲究。”

  “曾经大孙跟咱说,商道之繁荣,足以影响到大明全国,咱从前还不觉得,如此这般看下来,竟当真如此。”

  “京师里的东西,也就跟原先没多大区别,可是在大孙的把控之下,却展现出了高度的繁荣。”

  “这些把银子藏在地窖里的,老老实实拿出来购置货物。”

  “货物的价格便宜,可卖得更快,百姓也得到了好处,大孙赚取了钱财,国库增加了i税收,凭空竟是多出了这么一大笔钱财来。”

  “有点意思,货物没变,人没变,钱却变了。”

  “卖货的商人,觉得自己赚了,买货的百姓,也觉得自己赚了,大孙赚了,国库也赚了。”

  “这便是商道吗?”

  “为什么这些事情,咱从书上,就从未看见过呢。”

  “那些商道之书,讲述的尽皆是些低价高卖,囤货居奇,投机倒把之事,大孙这些法子,才是真正的堂皇正道。”

  朱元璋自顾自的说着,在他的下面,还有着各部尚书。

  也在看着里面同样的记载。

  自从朱英这里的印刷厂干起来后,很多东西,都无须手写,逐渐开始作用于印刷。

  宫廷里面,自然也有一套铜活字的模具。

  “你们也看了,倒是跟咱说说,这商道,还是小道吗。”朱元璋问道。

  户部是管钱财的,听到陛下的问话,作为户部尚书的赵勉,自然是由他来回答。

  “回禀陛下,太孙殿下之商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