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4 古法今用_匠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深吸了口气,身体自动分泌出了一些口水。

  李三司夹起苹果,目光一转,问道:“凉水呢?”

  一般来说,夹丝苹果要蘸点凉水再吃,味道更好。

  “不用。”范若子笑着摇头。

  李三司很干脆,听了他这话就不多问了,直接吃。

  然后,他眼睛一亮,忍不住又伸手夹了一块。

  厨师最喜欢的,就是食客这样的表现了。范若子笑得眯起了眼睛,伸手递给他一个茶盅,提醒说:“还有两个菜呢,再尝一尝,尝一尝!”

  李三司喝着茶,还是忍不住评点:“这拔丝苹果真的妙极,糖壳薄脆,甜得恰到好处,麦芽清香十足。与苹果的甜酸果香结合,像秋天的丰收,让人有幸福感。”

  他涮掉嘴里的余味,继续吃下一道菜。

  范若子的炒鱼丝别有特色,他虽然年纪大了,但刀工一点也没退步,鱼丝细长,几乎有点像面条一样。而且他手法极为巧妙,这么长的鱼丝,炒出来竟然也没有断,洁白地盘在淡青色的瓷盘中,如青天白云,极具美感。

  李三丝用筷子夹起一根,尝了一口,脸上立刻浮现出惊喜的表情,然后笑着说:“恨不得让你把这一盘子全给我。”

  “哈哈哈哈,李老师喜欢,我回头再给你做。”范若子笑着说,然后表情一变,庄重而认真,“李老师曾尽全力救了生养我的老家,此功此德我铭记在心。”

  李三司一愣,问:“恕我冒昧,范大师的老家是……”

  “名德。”范若子郑重其事地说。

  李三司愣了一下,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那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两人相视一笑,李三司没再说话,继续尝第三个菜。

  蛤汤福托虾做法相对比较复杂一点,这里的福指的是豆腐。将鲜虾去皮、头,留尾开背,豆腐泥加茼蒿末和蛋液合匀,倒入蛤汤内用慢火炒熟,再将凤尾虾放到余汤里氽熟,摆在福蛋上,淋香油即可。

  它汤鲜肉嫩,各种不同的鲜味相互交融、相互衬托,可谓鲜中之鲜。

  而无论是虾还是豆腐还是蛋,都对火候的要求非常高,每一样都必须恰到好处,才能体现菜色本身的鲜嫩。

  范若子厨艺高超是不用说了,最关键的是,所有人都看得见,他刚才锅不离灶,全部都是用旁边那个旋钮调的温。而此时,李三司菜一入口,就眯起了眼睛,露出了享受的表情,过了一会儿才说:“上次吃这道菜,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印象非常深刻。没想到不是我记忆的美化,是这道菜真的就有这么好,比记忆中更好了。”

  此时,直播间的弹幕上,口水早就已经流成了河。

  好多人都在表示,有机会的话一定要亲自试一试,也有鲁地人表示,他妈就会做,火候确实很难把握,一不小心就会做老。

  还有人注意到了关键问题——

  “这个火候要求这么高,但纪师傅的锅就没离过灶。”

  “燃气灶的控温也没这么牛逼吧?”

  “简直是电磁炉级别的了。”

  “但这是明火!”

  “老祖宗的技术,这么牛逼?”

  许问听着李三司和范若子交流,自己则在一直留意着弹幕。

  这时弹幕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笑了起来,道:“说到这个灶,正好可以讲个故事。”

  “之前拟定五味斋修复方案的时候,我误判了这个灶的结构,把它当成了普通的七星灶。正式修复开始,我们发现这个灶的结构比我们想象中更复杂,但当时它塌了一半,完整结构很难复原。”

  许问一边讲解,一边出示了当时的原始照片。

  就像当初流金竹刚刚被发现时一样,这灶灰扑扑地倒在垃圾堆里,一点了不起眼。

  “接下来的故事,我们请另一个人来讲。”许问一边说,一边向着旁边示意了一下。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