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2 要学吗_匠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始一言不发地画图。

  她先是两三笔勾了个图形出来——许问一眼看出来,正是笔记本上无梁殿全图的草稿。

  虽然只是个草图,但构形准备,比例抓得极准,只这一手,就显出了非常强大的功底。

  画完草图,陈若华开始在上面添加一些其他的线条、箭头和字母。

  许问刚刚才听完她的课,很清楚这些符号的意思,正是建筑各部分受力与施力的指示符号,这也是整个建筑的受力示意图。

  许问有些疑惑地抬头看了她一眼。

  这些他当然知道,老实说,他刚才也就是用这种思路来推导出其中残缺的部分的。

  那陈若华说的问题究竟在哪里?

  陈若华画了一会儿,换了一支蓝笔,开始在上面添加更加细小的线条,同时在旁边列出了一些公式。

  许问顿时专注起来。

  这是更细微一些的判断,利用公式计算出来的数据,这座无梁殿可以进一步进行调整,变得更加稳固。

  最关键的是,这些公式本身,就代表着相关的理论,是刚才陈若华在课堂上没有进行深入,但是的确是许问当前最急需知道的东西。

  最后,陈若华又换了一支笔,这次是支红笔。

  老实说,一看见这支笔,许问心里就有了一些不祥的预感。

  陈若华依然没有抬头,没有说话,她提起笔,在那张简图的某处划下了一个箭头。

  许问瞬间睁大了眼睛。

  “这怎么会?”他忍不住问道,“怎么会从这个地方施力?”

  “怎么不会?”陈若华反问。她抬起穿了高跟鞋的脚,轻轻踩了踩脚下的地面。

  刹那间,许问恍然大悟。

  陈若华说得当然没错,这座无梁殿的确是有可能从下方受力的。

  譬如一次地壳的运动、一场地震……

  建筑的防震指数,当然要考虑到!

  “其实国内很多古建筑是有考虑到防震措施的,你这个无梁殿也不是没有相关的思路。譬如他这个高宽比,其实是经过了控制的,有一定的防震性能。不过咱们的老东西,经常有一个毛病,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还是拿这个无梁殿来打比方,最早设计它的人也许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高宽比,就是按更早的惯例,师父这样教了,就这样做了。他并没有防震的意识,所以做得还远不够。”

  陈若华一般画出更详细的指示线,一边说道。

  许问看着她的动作,回忆着连天青教他的方式,缓缓点头。

  其实中国古代有很多东西都已经研究到了非常深入而细致的地方。譬如算术、譬如建筑、譬如天文学,等等等等。

  由此,它们衍生出了无数的瑰宝,航海、建筑、机械、桥梁等等,都呈现出了极其先进的技术,许多还延续到了今天,一直绽放着夺目的光彩。

  但是,在拥有如此先进技术的情况下,近代科学却一直没能萌芽,以致于到了一个时期,开始了一段非常艰难的追赶的道路。

  究其原因,其实也跟陈若华现在说的比较类似,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么漫长的历史,这么智慧的种族,累积起来的成果是惊人的。但由于经验主义的泛滥,技术或传承或失传,却始终没有整理成体系,形成科学化的思路。

  “其实我建议你如果有空,可以到学校来旁听一些课程,毕竟有老师讲和自学还是不一样的。实在没空,也可以自己买一些教材,好好研读一下。回头我留个电话,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来问我。”陈若华诚恳地说。

  许问沉吟片刻,抬头问道:“陈教授有什么课程可以推荐的吗?”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