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一章 中医怎么治病?_全职国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最大的努力吧。”

  站在方寒的角度,站在中医的角度,中医没有什么病毒之说,但是却又瘟疫的说法,《丹溪心法·瘟疫五》中就有说:“瘟疫,众人一般病者是,又谓之天行时疫。”瘟疫一般发病急剧,证情险恶。

  中国的历史上发生的瘟疫非常多,几乎每朝每代都有大小规模的瘟疫发生。

  瘟疫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如《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

  《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

  说明当时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是由于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

  霍乱、鼠疫、天花.......几乎每一次瘟疫都会造成大规模的死亡。

  而每一次大规模的瘟疫爆发,都离不开中医的身影。

  现在很多人把历史上一些大规模的瘟疫伤亡都归结在中医头上,说什么中医既然可以治病,为什么某某朝代某个时候发生瘟疫死了多少多少人云云。

  可有几个人细细去想过,倘若不是因为中医,当时的瘟疫有岂会只是小规模的爆发,纵观华夏历史,几乎从来没有过一次大规模的瘟疫蔓延全国,最多只是在某个区域蔓延。

  而且在历朝历代,中医治好瘟疫,控制瘟疫的记载也多不胜数。

  前文说过,中医是一门经验性的医学,是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摸索出来的一种有着自我规律和完整体系的医学。

  那么这种医学是怎么治病的呢?

  很多人对中医的了解都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的,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虽然具有神话色彩,可也并非完全的杜撰,中医也正是从尝开始摸索,开始体验,开始积累,开始完善的。

  比如,吃了生姜、花椒一类的东西,胃部会有温热感,吃了薄荷一类的东西咽喉会有清凉感,如此种种.....

  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尝试和体验中,中医对不同的食物带来的不同感觉在针对疾病变化的时候有意识的加以运用,这就是最初的医学,最初的治疗手段。

  什么样的药物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什么样的体质不能实用什么样的食物,为什么不能食用,为什么这个东西这个人吃了没事,另一个人吃了就会中毒(过敏)?

  正是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在不断的为什么中,中医不断的完善,啊,原来人和人之间还有体质的差异,体质还有什么寒性体质、热性体质,有什么气血虚等等。

  在不断的积累中,中医逐渐完善自己的体系,形成自己的刚要。

  为什么说中医治疗是宏观方面,是因为重要治疗各种疾病主要依靠的是中药材所具有的特性,这个药可以恢复人体内在的平衡,所以才能治疗这种疾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