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 学霸之子_核武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口径减少后坐力和应力变化是达到设计要求的唯一办法。

  换而言之,日本必须采取这样的口径设计,应该说是很聪明的设计,一个小小的口径变化就解决了日本工业生产中所需要面对的所有问题。

  由此进一步推论,如果要将三十、三八步枪的口径增加到,那就必须先解决工业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因为三十、三八步枪的枪机设计更为优秀,零件更少,结构更简单,相应的,随着反坐力产生的应力就越大,材料要求就越高,加工精度就必须随之提高。

  就1904年的日本工业水平而言,真要将三十步枪的口径增加到,那恐怕就悲催了,能否大规模生产都是一个问题,面临的难度恐怕比李恩菲尔德步枪更糟糕,如果采取降低性能参数的方式大规模生产出来,最终性能又未必比莫辛纳甘步枪更优秀,那才叫真正的别扭。

  原来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别扭的破事儿,一点都经不起推敲,非要将对手想的那么高明做什么?

  反过来想,难道日军就不想解决步枪威力小的问题吗?他们要是不想解决,小日本兵闲着的时候为什么都要将子弹拿出来挫一挫、蹭一蹭?

  宋彪将两支步枪重新组装上,坐在火堆旁继续琢磨着这些别扭事儿,拉着枪栓折腾着,对比着,心里不停的犯嘀咕。

  现代手动步枪在一战时期就已发展到了巅峰水平,此后的改进余度很低,在这一代经典步枪中,莫辛纳甘步枪的优点是易于大规模生产,成本低,射速低,操作呆板,性能可靠,射击精准,李恩菲尔德步枪是射速最高,操作性能便捷,而造价和生产难度也是最高的,毛瑟步枪则是在各个方面都比较平衡的一款。

  日本三十、三八步枪就比较另类了,通过非常特别的设计降低了零件数量和加工难度,使之适合日本目前的工业水平,弹道平直,后坐力最低,射击精度更高。

  宋彪已经拆解过三十步枪的枪机,心里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毛瑟步枪的枪机是没有拆解过的,可他能够大致记得毛瑟枪机的结构图,就他个人的感觉,日本三十、三八式步枪的加工难度相比同期的毛瑟步枪要低一些,居然还少了两个零件,这些都是源于设计上的优势,而莫辛纳甘步枪的加工难度则是所有经典步枪中最低的一款。

  加工难度和制造精度是两个概念。

  莫辛纳甘步枪的加工精度并不比毛瑟步枪、李恩菲尔德步枪低,差别在于前者的枪机设计繁琐,零件更多,单个零件设计的更为简单,绝大多数的操作工和车床都可以生产,而李恩菲尔德步枪和毛瑟步枪的枪机零件较为复杂,需要更有经验的机床操作工,或者是更为昂贵的专用机床。

  由此可见,日本和俄国现在的工业水平也就是这样而已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