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0章 华皇和托派之王_核武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八所陆士构成的军事教育体系让帝国拥有了足可匹敌欧美强国的军事人才,此时的帝国陆军完全不需要外事顾问的协助,为了保证军事机密的可靠性,更没有必要这么做。

  除了蒋雁行、蔡锷、傅良佐、张孝淮、单启鹏、王廷桢、徐方谦,北方司令部的两大集团军的司令官、参谋长的张亚虎、张鸿逵、许葆英、蒋政源四人也都在场。

  宋彪没有将陈武调过来。而是让刘赓云、陈武、萧开桂和蒋肇鉴等人负责中亚司令部。

  和苏俄红军一样,帝国中央陆军也是以青年将帅居多著称,不管是在中日辛亥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在这场即将开启百年新恩怨的中苏战争之中。

  宋彪逐一和他们握手,感谢他们在此之前一年中的持续努力。

  抵达司令部后。宋彪以帝国皇帝和国防军事最高统帅的身份召开了一个简短的军事例会,统计帝国最近阶段的备战新情况,同时分析苏俄红军目前的动态和准备情况,但是宋彪并没有更多的事情要继续叮嘱在场的各位,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央军部和北方司令部已经做了一切努力。尽可能的完成了所有战前准备工作。

  现阶段唯一的问题就是超过400万人的陆军总员规模过于庞大,以至于帝国的军费状况难以遏制的不断恶化,帝国采取的兵役制和前线补贴制度,以及帝国人均收入水平的问题使得帝费开支相比英法等国要低了很多,但和对面的苏联红军相比,就也真能算是日耗斗金。

  历史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必然性,就在宋彪抵达新尼古拉耶夫斯克城的同时,苏俄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列夫布隆施泰因作为红军的最高指挥官,也称作专列抵达苏俄红军新占领的鄂木斯克。

  “列夫布隆施泰因”的别名就是传说中非常之著名的托洛斯基,和列宁是苏俄早期并列的领导人,苏联红军的缔造者,最后因为同斯大林争权失败而惨遭驱逐、暗杀。

  列夫布隆施泰因是一个非常严厉的人,当传说中的别奥弗拉基米尔宋皇帝站在新尼古拉耶夫斯克城看向鄂木斯克之时,他也在鄂木斯克看着新西伯利亚地区。

  列夫布隆施泰因一直在思考对面的中华帝国陆军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目标,他试图用阶级论去分析问题,最后得出一个足以让所有同志都感到绝望的答案,那就是中华帝国正在谋图消灭苏维埃革命。

  列宁希望继续用和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宁可作出更大的让步,也希望能先集中精力消灭国内的白军和反对势力,确保苏维埃革命成果,而列夫布隆施泰因则猛烈的批判这种思想。认为必须经过一场血战,让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落后的中华帝国意识到无产阶级革命拥有旺盛的生命力,不是依靠军事武装就能消灭的。

  在抵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