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章 瑜亮_大唐第一闲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萧珪来到御史台,把守大门的小吏例行将他拦住,将要查看他的官凭印信,核准他的身份之后方能放他进入。

  正在这时,皇甫少卿走到了萧珪的身后,说道:“不必看了,让他进吧!”

  小吏不敢二话,连忙叉手应喏,闪到一旁示意放行。

  萧珪转过身来看着皇甫少卿,说了一声“多谢皇甫少卿”。

  皇甫少卿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平静的说道:“以后便是同僚了,彼此无须客气。萧御史。”

  萧珪的眉捎轻轻一挑,他认识我?

  皇甫少卿抬脚走进了御史台官署,他一边走,一边用公事公办的口吻说道:“跟我来吧,萧御史。我已等你,多时了。”

  萧珪淡然一笑,提步跟了上去。

  皇甫少卿行走在前,步伐干练且从容。沿途遇到许多大小官吏,都主动停下与他叉手问安。

  如此看来,他之前所说的那项“规矩”,并非是他信口捏造,而是真实存在于皇城之中。

  如萧珪所知,这位皇甫少卿身兼司农少卿和侍御史之职。其中司农少卿是四品高官,而侍御史是六品官。所以同僚都用“少卿”来称呼他,这是为了表达尊敬。

  但实际上,“少卿”这样的官职经常被当作荣誉头衔,用来封授一些皇亲国戚或是功臣之后,比如卫尉少卿杨洄就是此例。相比之下,六品的侍御史才是一个很有实权、能干实事的重要官职。

  御史台做为大唐的监察机构,天下百官都在他的监督与审查之中。在这里就职的御史们,权力远大于他们的品衔。八

  品御史公开弹劾三品大员,最后还能成功将其拿下——这种事情在大唐的朝廷之上,早已司空见惯。

  御史台的最高长官御史大夫,是与宰相平级的当朝重臣。但这个官职在李隆基的时代里,已经快要褪化成了一个荣誉空衔。真正掌握御史台实权的,是御史大夫的副手,御史中丞。

  而御史中丞的直接属下,就是侍御史。

  一般来说,御史中丞会有两位,而侍御史有四位。

  这就意味着,在大唐的御史台中,萧珪眼前的这位皇甫少卿,已经是一位高层领导。在他上面比他官职更高的领导,最多也就只剩三位了。如果抛开只占头衔不管实事的御史大夫,那他上面也就只有两位领导比他大。

  如果不是皇亲国戚,在三十出头的年纪就已官居四品,还能坐到侍御史这么重要的位置之上。这种人,绝对不一般。

  皇甫少卿,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

  实际上,在今日会面之前,萧珪就已经对“皇甫少卿”颇为了解。其中有一多半的认知,是来自于老王……王忠嗣。

  皇甫少卿,原名皇甫惟明。他和王忠嗣一样,也是功臣良将之后;二人一样的天资聪颖、勤奋刻苦,一样的文武双全,前途无量;还一样的幼年即与皇子结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