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6章 知兵之将_大唐第一闲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下来,萧珪就成为了这一场会议的主角。在他的居中主持之下,大家最先

  商议粮草、被褥、马匹、军饷等等这些重要军资的供给与分配问题。这就是兵书上说的,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于阗身为丝绸南道的商业枢纽城市,除了非常的富有,各项物资的储备也都很丰富。大唐驻扎在于阗的军队,其本职就是应对战争,因此哥舒道元等人的准备也算充分。

  两方合力贡献出来的战略物资之丰盛,让萧珪大开了一回眼界。

  这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萧珪现在终于明白,为何兵书上要说“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一场战争的所带来的消耗,当真是无比巨大。现在于阗的仗还没有正式开打,于阗国和经略府合力贡献的军用物资,其价值就快要相当于半个元宝商会的资产总值了。

  往后随着战争的进程不断发展,这个消耗只会越来越大。待到此一战结束之时,真不知道将要打掉多少个元宝商会。如果战争一再迁延、旷日持久,就算于阗国再如何富有,它也要被打穷打光。如果此一战打败了,所有的东西都将落入敌人之手。

  战争就像是一个不断吞噬财富的黑洞,永远不可能被填满。

  比这更加严重的损失,是那些即将消失在战场上的生命。财富没有了,还可以再行创造;倘若生命消失了,那就真的再也回不来了。

  目前战争还仅仅处于“粮草先行”的阶段,萧珪就感觉到了肩膀上这一副“联军主帅”的担子,有多沉重。

  难怪兵书上说:“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这样的句子想要背下来,很容易;想要理解,也不难;但只有在真正的切身体会之后,方能懂得其中的深意。

  这,才是真正的“兵法”……

  这一场联合军事会议,在尉迟珪的王府里开了一整天。其重要结果,一是推选出了萧珪这一位联军主帅,二是安排好了战争的后勤事宜。

  接下来就该是战略与战术的统筹安排了。萧珪与众人说好,明日继续议事。但是与会的人,肯定不会再有今天这么多了。具体会有哪些人将要参加,萧珪另行逐一通知。

  傍晚时分,会议终于结束。尉迟珪摆起了酒宴,款待一众宾客。

  萧珪紧绷了一整天的神经,忙碌了一整天的身体,终于慢慢的放松了下来。他感觉到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