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六章 缓兵之计_男妃不好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公子见多识广,可知清禾特产是何物?”

  “清禾之所以叫清禾,原本是西北罕见的鱼米之乡,盖是因其禾苗与其他地方皆不相同。”

  “不错,清禾之所以叫清禾,就是因为清禾的秧苗与别处不同。正是由于这秧苗与别处不同,清禾本是离都城最近的一个粮仓。也正是由于清禾的禾字,凡是从清禾出来的贫寒人家,身上的衣裳总有清禾特有的布匹,清禾粗麻。”

  陆思禹眼中全是佩服的神色,“公主当真是足不出户而尽知天下事啊,清禾粗麻一事,便是思禹也未曾听说过。”

  苏清墨微微点点头,“不错,但凡是清禾出来的人,莫说是贫寒人家,便是普通人家,也常常着这清禾粗麻的衣裳。这清禾粗麻正是清禾秧苗伴生的一种野生粗麻,说实话这粗麻也不过是个身份识别的东西,未见有清禾人整身地穿这清禾粗麻的衣裳,公主果然观察入微。”

  “正是有这清禾秧苗之故,便是天灾人祸之年清禾人都能得保衣食无忧。也正是因为感念清禾秧苗保他们得上天庇佑,清禾人最直接的标志之一,便是于衣裳隐蔽处以清禾粗麻缝制,这位姑娘显然是从清禾逃出来的。根据大越律法,寻常人家无故不得背井离乡逃离故土,当初设定这条律法,原是为了保证咱们大越每处都有人能守住一方土地。”

  陆思禹更加佩服了,“公主小小年纪便能想明白咱们大越户部管理的苦心,实在令思禹佩服。”

  “这倒是不难的,毕竟对于大越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人,只要有人,咱们就有了希望。所以大越史上曾经有过八次大型人口迁移,便是为了保证大越每处都有子民守护。咱们大越人勤劳善良,官府将他们迁移到新家,他们也勤勤恳恳地耕耘,确保咱们大越江山永固。”

  苏清墨脸上滑过一丝意味深长的探究,“月儿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啊。”

  “苏公子、陆公子,真是清月确定这位姑娘来自清禾,更知道大越律法之规定,所以可以确定这位姑娘必定是偷偷离开清禾的。人常说故土难离,更不要说清禾这样的鱼米之乡了。再结合咱们一路所见,只有一个解释,清禾遭灾了,所以这姑娘才会逃离清禾。”

  苏清墨、陆思禹点点头,“如此分析倒也不错,只不知月儿在岩义停留几日所为何事?”

  “公主,既然断定清禾遭灾了,为何咱们不快马加鞭地赶到清禾呢?人命关天的大事,咱们早到一日,说不定就能早日解了清禾之灾呢?”

  袁华长叹一口气,“清月养在深宫,因着公主的身份享尽锦衣玉食的生活......说来惭愧啊......也罢,今日且不提这事。清月养在深宫,又常在父皇身边行走,却从不见父皇为清禾之事有过任何担忧......想来,父皇定是不知清禾遭灾一事。”

  苏清墨眯着眼睛看了看袁华,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了。

  “其实也能想得通,若是父皇得知清禾遭灾了,第一件事便是开仓赈灾,第二件事......”袁华特意顿了一下,犀利的眼神扫过苏清墨和陆思禹的脸。

  不等陆思禹开口,苏清墨先追问了,“第二件事是什么?”

  “人命大于天,清禾历来都是西北罕见的鱼米之乡,人人安居乐业。近三年来,从未听说大越境内有过大型天灾,清禾因何遭灾的?便是清禾遭了灾,此事为何秘而不发不上折禀告父皇?那么,清禾之灾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其中是否有贪墨是否有地方小团体中饱私囊?所以,第二件事,只怕是彻查清禾官场。”

  这话一说出,苏清墨和陆思禹都倒抽了一口冷气。

  。牛牛小说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