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赶集_开荒:穿成养母早逝的小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帮小客人,全都是要跟着爹娘赶集的小娃子,吃过了早饭就早早来守着了,生怕被自家爹娘落下。

  黄豆腐套好车,把豆皮和草鞋放到了车上,就准备出发了。

  黄豆芽和黄念文一个车,两人轮换着赶车,金氏带着女儿一个车,村里的几个孩子分别上了两个车。黄豆腐则跟移民帮的大人们一起在驴车后面走。

  路上碰见挑担子的村民,黄豆腐也热情地打着招呼,用自家驴车帮他们拉拉货,反正镇子离得也不远,车上多拉些东西,也不怕累到驴儿。

  一路上,赶集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二十来人的队伍很快就扩成了三十多人,这么多人并排走在路上,有说有笑的,还挺热闹的。

  见识到了关外人的稀少,黄豆芽也不幻想集上人流摩肩接踵、前磕后碰、喧闹拥挤了。只盼望着集上人别太稀稀拉拉就行。

  出乎意料,集上的人还是挺多的,已经有些习惯冷清的黄豆芽,突然见到这么多人,还挺不适应的,感觉整个镇上的人都出门赶集了似的。

  众人刚进入镇子就已经感受到了集市的热闹。尘土、汗气、吆喝声混成一片。两边店铺前是各式各样的筐筐篓篓的摊子,一个挨着一个。

  摊子后面蹲着卖主,正卖力地吆喝着、招揽客人。排头的摊位大多卖得是菜蔬瓜果、豆麦黍米、五谷杂粮、鸡鸭猪羊,品种还挺全和,紧接着就是卖各种木器、铁器和锅碗瓢盆的杂货摊子。

  一摊一摊的货物,都被人们俯下身看着、嘴问着、手翻着、钱买着。

  等到后半段卖的就全是小吃了,是一个个油锅、汤锅、烘炉,有的支着布棚,有的就在太阳下面。卖着丸子汤、粉汤、油炸糕、烤饼子、杂粮煎饼、大包子、馄饨、刀削面……,小吃种类横跨南北。

  小吃摊上的食客明显比卖农产品和杂货的人多,尤其是馄饨和刀削面摊位上的吃货们,八张桌子坐满了人,还有不少人直接端着碗坐在台阶上吃。

  馄饨和刀削面家的老板忙得满头大汗,擀面杖在案板上敲得啪啪响,油晃晃的面团在案板上噼里啪啦翻来覆去,刀削面一根根飞到开水锅里……

  除了食客,还有一帮没见过世面的小孩子围在摊位前,看老板表演刀削技术,把路都堵上了,黄豆腐跟食客和看客们协调了一下,这才空出了路,驴车得以前行。

  相比于筐筐篓篓,黄豆腐家的两辆驴车还是挺扎眼的,停在集市的最后面,还没等黄豆腐把车停好,就已经有人过来询问了。

  黄豆腐和金氏把豆皮和草鞋摆在车上,让赶集的人不用弯腰,就能看得清楚。

  相比如草鞋,大家对豆皮的热情更胜。黄豆芽刚进镇里就从驴车上跳了下来,此时正隐在人群中观察着自家的买卖。

  眼看着自家的豆皮都快卖光了,草鞋还没开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