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一十二章 雪龙号_行尸腐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一艘红白色相间的大船出现在长江口时,崇明三岛上许多人的注意力都被它吸引过去。和上次“沈阳号”抵达东滩码头一样,这艘船的出现似乎预示着政府又有一项大的行动即将展开。

  “这是什么船?”陈斌和大飞站在码头上,望着远处渐渐靠近的巨船,难掩内心的激动。

  “雪龙号”,张可达的目光也落在那艘船上。

  “这是咱们国家的极地科考船,那天培训的时候我就在猜测咱们坐什么船过去,结果没想到真给赵康说对了。”张可达笑着给两位即将同行的同伴科普起这艘船的信息。

  “雪龙号”全称是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它是华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华国目前还没有自主建造的科考破冰船,雪龙号是1993年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建造,属于维他斯?白令级的破冰船。

  它是华国目前最大的极地考察船,也是华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能以节航速连续冲破米厚的冰层。

  张可达原本以为只要派条大些的轮船出行就可以了,或者和去米国时一样,出动一艘军舰。但是经过培训以及赵康的知识普及之后,让他对这次的北冰洋以及埃及之行有了新的认识。

  特别是北冰洋的航线上,大多数船只都怕撞冰,而北冰洋水文的最大特点就是有常年不化的冰盖,而且海面上还分布着自东向西漂流的冰山和浮冰,仅有巴伦支海地区受北角暖流影响常年不封冻。

  北冰洋的大部分岛屿上遍布冰川和冰盖,北冰洋沿岸地区则多为永冻土带,永冻层厚的地方达到数百米。张可达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末日种子库就位于这种永冻土带的底下,当初建造它的时候,科学家们就是看中这种地形环境,所以才将建造的位置选在这里。

  “雪龙号”先后由国家海洋局投入巨资改造数次,2007年3月,它在淞沪市浦西码头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后一次升级改造。经过改造,“雪龙号”的通讯导航设备全部更新,摒弃了原有的指南针指引航向,采取激光路径指引航行。改造后的“雪龙号”成为了世界上第一艘配有“宽带全球区域网络”系统的科考船,此外,经过改造的“雪龙号”还安装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机舱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无人值班,船舶的主机、副机、锅炉及相关辅助设备全部可以在驾驶室内进行控制。

  “这次出行政府是下了大本钱的,”张可达感慨道,“从船厂中调出‘雪龙号’不说,还专门为此行凑出了一支队伍。这要是在挪威和埃及无功而返,我可就是罪人了。”

  “有信心吗?张哥?”大飞问道。

  “政府对我的研究报告十分重视,因为自外星文字公开之后,有点实力的国家都在对它们进行研究,而且谁都想第一个知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