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九章 安排_古代基建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大兴在行李中找了一会儿,找出来一个小布包,打开外面的布,里面还是布。老人一连揭开了好几层布,才露出了被包裹的物品,路引。

  老人把路引给周宛芸。

  周宛芸接过路引,认真地看了一遍。

  路引上清楚的写明了有几个人,年龄和相貌,带了些什么东西,从哪里来,要去哪里,会经过哪些地方,大概会停留多久。

  但是,就算路引上写明了这家人的来处,她也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哪里,因为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

  她也不好意思再问人家,只能询问系统:“系统,这个地方在哪里?”

  系统直接用地图展示给她看。还是上次的那张地图,但是更细致了。

  这家人的老家,在关中平原附近。

  周宛芸很惊讶的是:“你们的县令也太好说话了吧?竟然准许你们离开。”

  路引的申请很麻烦,还需要正当的理由。一般来说,卦师和乐师,以及商人,是最容易申请到路引的,而民籍是最难申请到路引的。

  “我们从民籍转了匠籍。”老人解释道。

  不过,从这份路引上,她又有了一个想法。

  这件事暂时先放一放,以后再考虑,现在先把这家人安置好。

  “这样吧,你们去帮忙造纸。”

  造纸的工坊正好需要人手。

  “至于工钱,那就要看你们干了多少活,以及干了什么活。”

  “我们明白,我们明白。”李大兴连连说道。

  此时,时间已经不早了。这家人又自告奋勇去准备晚饭,周宛芸自然不会阻拦,就任由他们去了。

  在她和这户人家聊天的过程中,周宛柏就一直在她后面坐着,用手支着下巴,一直在发呆。

  第二天早上,周宛芸就带着这家人去造纸的工坊。她到工坊的时候,其他人都还没来,屋子里非常安静。

  她带着人进入第一个房间:“这个房间的活很简单,就是刮皮,把树皮上的那层褐色的刮掉,很轻松,也不费力,所以工钱要稍微低一点。”

  她正在考虑让谁在这里,两个年纪大一点的小孩儿就站了出来:“我们在这里,可以吗?”

  周宛芸看着这两人,一个十四五岁,另一个十七八岁。不过,十七八岁的那个是男孩儿,放在刮皮这里有点浪费了。

  她看了看老妇人,又指了指十四五岁的那个女孩儿:“你们两人在这里,”随后又指了指堆放在墙角的狼毒草皮,叮嘱了一句,“这种树皮是有毒的,你们在刮这种树皮的时候,一定不能关门,还有下一道工序的人,也是一样,特别是下一道工序的人,一定要记住这一点,非常重要。”

  她把李大兴安排在第二个房间煮料。

  年纪最大的孩子放在最后一个房间,烘纸。

  现在,就只剩下中年夫妇了。

  “那我们呢?”中年妇女着急地问道。

  “你们两有两个选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