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_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陈江海林婉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人,除了几个全国排名前列的大富豪,剩下的都是西江出名的一些企业家。

  只能说今天这个场面,实在是不小了。

  陈江海都出场了,这个可不是一般规模的拍卖会。

  晚宴结束,时间都已经来到晚上九点了。

  “陈总,您看要不要我们一起合个影?”

  许天和跟着提议道。

  对于这个要求,陈江海欣然答应了下来。

  随后,西江会的人便全部站在了一起准备合影。

  陈江海作为会长,自然是站在中间的。

  看到这一幕,在场的记者都十分的好奇。

  陈江海不跟十大富豪合照,现在跟西江这群中小型企业家一起合影,是个什么意思?

  敏锐的记者突然发现,这似乎是一件不小的新闻。

  西江会现在还没有暴露出来,这些记者自然是不清楚其中的类目。

  看着陈江海在那边合影,几个富豪心里都十分的羡慕。

  西江会的存在,在场几位富豪从陈江海这里知道了。

  而且陈江海也明确表示,如果有机会的时候,还请他们看在自己面子上,对这些成员适当提携一下。

  在听到陈江海要组建西江会的时候,这些富豪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加入进来。

  陈江海笑着拒绝了他们,并说明了入会的条件。

  对此,几个富豪都十分的失望。

  没想到陈江海组建这么一个商会,竟然只是为了提携后进企业。

  这让他们,多少有点不理解。

  生意做到他们这个地步,最看重的就是圈子。

  比如说赫赫有名的泰山会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而且,比如刘氏兄弟这样身为泰山会成员的富豪们,都或多或少得到了一些好处。

  因此,对于类似的组织,他们自然是很感兴趣的。

  尤其是知道发起人还是陈江海,那就更加期待了。

  只是谁也没想到,陈江海不想着往上发展,反而向下去发展一个区域性质的西江会。

  这着实让他们很不理解。

  他们和陈江海有着不同的理解,自然是因为眼光不同。

  华夏十大富豪这个阶层,他们的眼光当然只会向前看。

  因为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都迫切渴望能够冲出华夏,在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因此,目前他们要做的,就是稳定自己的企业,并找到发展的机会,从而实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陈江海跟他们的想法截然不同,他要做的是改善整个西江的经济环境。

  此时,秋海已经发展到了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整个集团运行十分的稳定,前景十分的光明。

  陈江海要做的,就是把握它的大方向,确保不会发生偏差。

  自家的企业已经不需要他花费太多的心思,陈江海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其他的事。

  想要以一人之力提升一省之经济,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因此,他发起并组织了这么一个属于西江省商人的组织,就是希望能够让这些商人一起参与进来,共同为西江省的发展作出贡献。

  实际上,只要这些西江企业家们能够稳步发展起来,本身的带动性就是立竿见影的。

  毕竟这些西江企业家们手上掌握的产业,基本上都坐落在本省。

  他们的企业发展好了,才能解决更多劳动力问题,同时带动经济发展。

  此外员工待遇上来了,也能反过来刺激消费。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也正是陈江海希望看到的结果。

  只能说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东西也就不同了。

  说的简单一点,陈江海是以企业家的思维在做事。

  而十大富豪他们,还是以商人的思维在做生意。

  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