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九章 谋荆洛_北魏天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退可以与潼关构成一体防线,保障关陇安全,进则可以进取河东、中原,战略意义极为重要。

  能独挡一面,去洛阳南边再插一颗钉子的将领,羊侃在汉中道任总管,蔡佑在宁夏道防御万俟丑奴和曹泥,突然,元冠受想到了一个人——长孙俭。

  嗯,长孙俭全家都在长安,倒是不虞他背叛,至于打仗能力,长孙俭打河东的战绩不错,称得上是有勇有谋,可以让他去试试。

  “召长孙俭来见朕。”

  元冠受下定决心,等荆洛两州的战事统帅定下来,他就好好地给自己放一天假,毕竟,过不了几天他也要御驾亲征,擒杀西北的两头饿狼了。

  不多时,在兵部任郎中的长孙俭就进宫来见驾了。

  沙盘和地图都摆在太极殿内,元冠受也懒得绕圈子,登临九五的他现在已经没必要跟任何人遮掩意图,除非他自己想。

  “荆州和洛州,长孙卿怎么看?”

  很笼统的一个问题,不过长孙俭还是在仓促之间尽可能地做了较为成体系的回答。

  “荆州南控襄樊,北扼洛阳,虽然土地贫瘠人口不足,但确实是一处战略要地,可以作为一颗钉子插进中原。而洛州,臣以为应与河东、潼关一体防御,武关虽比不得潼关险峻,但也是一处雄关,商洛道还是有占领的必要的。”

  元冠受沉吟了片刻,长孙俭答的没什么问题,看来平时还是下功夫了的。

  “那朕若以卿为帅,领精兵五千,可否收取荆州、洛州?”

  长孙俭认真以对:“洛州守备空虚,几百步卒足以重新收复商洛道,扼守武关使中原之兵不得由此西进,但荆州却不完全取决于兵力多寡,而在于赈济百姓的粮食。”

  “哦?为何?”

  元冠受来了兴趣,他只是今天看地图才有所谋划,之前并未特意去了解这两个州的资料,听长孙俭的意思,其中还有些说法。

  “荆州刺史王罴是个好官,南梁雍州刺史曹义宗围攻荆州已经三年,王罴依旧坚守,每逢战事,不披甲、不戴兜鍪,说‘荆州乃是孝文帝所置,若天意在大魏,则令我王罴破敌!’。臣听闻伪帝元子攸派费穆统军南下救援荆州,但被曹义宗的梁军击败了先锋部队就退回洛阳了,如果至尊能给予安抚荆州百姓的粮食,不需要五千精兵,只要三千步卒就足够解荆州之围。”

  “长孙卿倒是有心。”

  深深地看了一眼长孙俭,长孙俭躬身行礼。

  “去吧,找长孙尚书和李侍中要调令,领三千步卒出华州,给朕取了洛、荆二州回来,少不得你一个侍郎。”

  南北朝这些名臣大将,所谓能文能武出将入相,“文官”带兵去打仗,也不需要多奇怪。

  许了长孙俭的前程,见长孙俭兴奋地离去,元冠受摇了摇头。

  麾下降人很多,这些都是没办法的事,随着地盘的扩大,投降的文官武将会越来越多,而对于这些人,防着是没用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拆散然后择贤良任用,过不了几年,也就成了体系里的人了,身上原本的标签就会逐渐淡化抹去,毕竟人不能总活在过去。

  “走吧,先去太后那里看看,再去齐国夫人那里。”

  嗯,皇帝所谓的临出征前放松一天,也不过就是四处转转,离开长安宫城是别想了。

  齐国夫人也就是皇后的母亲,原北魏南阳公主元氏,而太后,自然是潘外怜了。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