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五十二章 民意_不良人:谁还不是个李唐后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直都是位列三公,担任将相,被称为“十朝元老”。

  管中窥豹,也就可以窥见着冯道的本事了。

  因此,李璟也有意看看这冯道的肚子里到底有多少墨水。

  说到底,冯道不管后世评价如何,但总归是有些治世的本领的,且他如今被李璟的实力折服,奔赴过来,总该用上一用。

  而反观冯道,虽然素来久闻这个年方二十的年轻实权君王,但心底里其实多多少少有点轻视的。但经过这几日时有的交谈,他的感官就已经大为翻转。

  直到了今日,看见李璟的举措,听见李璟的感言,才真正五体投地起来。

  不论李璟到底是不是真心实意,但仅凭这一握手,这一番话,后世的史册之上就足以有他灼灼光辉的一笔。

  没看见刚才那个随行的史官连笔都要写的飞起了吗,几十岁的脸,笑的跟野花似的……

  “冯先生言过了,为官为政,不正是为了天下百姓。关中百姓不过只是仅仅能够保证温饱,哪里谈得上乐土之说……本王所想,百姓不但能吃得饱,更可以住的好,穿的好……只有这样,才勉强对得起天下苍生。”

  不管是不是立人设,反正李璟的这一形象是铁板钉钉的树立起来了。

  旁侧的史官,笔杆如风,埋头苦写。

  而冯道也亦能想到,李璟的这番话想必在今后极短的时日,必会传遍大江南北,大大收获一波民心。

  但这不正是,他所理想的君父形象吗。

  不止是他,所有之官员,都神色肃穆的看着这一年轻的秦王。

  心中所想,满是史书上所记载的太宗形象。

  女帝看向李璟的凤目之中,只有秋波流转,脸上尽是笑颜。

  随行之人,皆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以后李璟的正宫之主,必然是这位女帝,纵使看见这一场面,都是心照不宣的偏转目光,不敢直视。

  李星云看着李璟,心中满是复杂心情,辗转反侧过后,终是这心底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若没有李璟,他在哪里才看得见这种百姓祥和的场景。

  其他的恩怨,终该消散了……

  一众人自然不会就在此地寒暄,除了李璟之外,在场之人基本都是大唐各面高官,除了刘知俊等重将脱不得身外,这里单是文武官员,就有几十之数。

  因此,李璟自然就婉拒了村正的好意,决心还是去附近的州县由官府安置吃饭一事。

  其实李璟也有心想要去村寨中看看老百姓吃的都是什么,但一来恐会引起不必要的骚乱,二来也是随行人员之多,恐怕但是准备饭食,就是一个大工程,因此还是带着众人回去再说。

  但也是因此,出了一件大事。

  一件出乎意料却又让人喜闻乐见的大事。

  在不知道何人透露风声的情况下,李璟和众人一进入弘农县城之后,惊讶发现满城街道两旁,尽是各式衣着样式的百姓。

  弘农的县令领着县丞等,皆一脸肃然的就站在城门两侧。

  李璟稍稍疑惑,身侧的女帝皱起眉头,骑马坠在后面的钟小葵就要上前。

  但见城门之内,由两个青壮汉子扶着的耄耋老人,身着正式衣冠,神色肃穆的迈步而出。

  城内上千的百姓,逗将目光放在李璟身上。

  冯道眼睛微虚,下意识的看了眼前面李璟的后背,心中猜想到一个异常震惊的可能。

  果然,就见那耄耋老人虽然步履蹒跚,但走到距离李璟两三丈之外,就肃然跪立下去。

  继而,城内数千百姓,也一同跪立下去。

  在李璟身后的官员以及一众骠骑,都匆忙下马,纵使是女帝,也亦是正跪而下。

  所有人都猜到了要发生什么事。

  天地之间,独有李璟一人骑马,看着那下跪的耄耋老人。

  “草民,以大唐无数子民之愿,请秦王为帝。”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