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38章 阿育王塔_鉴宝狂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丢不丢人啊!”

  外行人看热闹议论纷纷。

  前排那些懂行的人看到台上金光灿灿的物件儿,如遭五雷轰顶一般,震撼的体无完肤。

  “这,这是阿育王塔?”

  “没错,这尊阿育王塔不是鎏金,是纯金的!”

  “看包浆和烟熏痕迹至少上千年了。”

  “岛国什么时候有纯金阿育王塔了?”

  “我怎么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啊?”

  不怪老货们如此紧张,慧贤大师如此失态,阿育王塔在佛教中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

  广个告,【\咪\咪\阅读\app\\】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可以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阿育王塔是为了纪念这位弘扬佛教的阿三国第一帝国国王阿育王命名。

  阿育王是孔雀王朝的皇帝,统治几乎所有的印度大陆。

  公元前303年至前232年,被许多人视为阿三国最伟大的皇帝。

  他一生的业绩可以明显分成两个部分,前半生是“黑阿育王”时代。

  主要是经过奋斗坐稳王位和通过武力基本统一了阿三国。

  在约在公元前261年征服羯陵伽国时,有十五万人被俘,十万人被杀,死伤数十万。

  继而,除迈索尔地区外,阿三国全境得到统一。

  据说,阿育王由于在征服羯陵伽国时亲眼目睹了屠杀的场面,深感悔悟,于是停止武力扩张。

  阿育王在结束战争之后,开始专注于礼佛,他广修寺庙,召集四方僧人,编撰,完善和整理了许多佛经,佛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这段时间可以说是阿三国佛教的黄金时期,此外他还派僧人外出传教。

  阿育王宣布他将不再主动发动战争,即使不得已的战争也将尽量减少伤亡。

  他定佛教为国教,将他的诏令和“正法”的精神刻在崖壁和石柱上,成为著名的阿育王摩崖法敕和阿育王石柱法敕。

  这些“正法”的内容体现了佛教的基本精神,也包含了阿育王本人的政-治需要。

  阿育王向佛教僧团捐赠了大量的财产和土地,还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

  据说总共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

  为了消除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阿育王邀请著名高僧目犍连子帝须长老召集1000比丘,在华氏城举行大结集。

  驱除了外道,整理了经典,并编撰了《论事》。

  阿育王开始向边陲地区和周边国家派遣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佛教使团以传播佛教。

  斯里兰卡、缅甸,甚至叙利亚、埃及等地都有他们辛勤的足迹。

  这是佛教走出阿三国,迈向世界性宗教的开始。

  所以说,如果没有阿育王,佛教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现在的规模。

  世界佛门和信徒为了纪念这位帝王,打造了无数阿育王塔。

  几乎全世界八成以上的寺庙都有供奉阿育王塔。

  不过,阿育王塔数量虽多,但材质却很是普通。

  木质,石雕居多。

  奢华一些的铜制,鎏金,等等。

  但是纯金的阿育王塔却实属罕见。

  斗宝台上这尊阿育王塔高八十公分出头,宽三十五公分。

  塔为单层方形塔,由塔盖、塔身和塔座组成。

  塔盖方形,塔刹立于盖中心,刹顶为火焰形宝珠,刹上有五重相轮,并有两只金环。

  塔盖四角各立山花蕉叶。

  塔身方形,中空,与塔座连为一体。

  通体雕饰佛本生与佛传故事,间有佛像、金翅鸟、莲花纹、忍冬纹等精美纹饰。

  在灯光的照射下,金光灿灿奢华至极。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