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七章 劝降荀彧?_三国之荆州我做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经选择了曹丞相,如何还能再度易主?更何况。就算是我归顺了楚公,他能保证绝对效忠汉室。将军政大权全部归还天子吗?”

  太史慈闻言不由的默然,不再多置一词。命人将荀彧带下去好好招待,听候徐刺史和楚公处置。

  这一次太史慈所统帅的大军尾随追杀,令夏侯渊大军损失了五千余人,粮草辎重无数,无奈之下只好退保寿春,而楚军责乘势夺回了所有的失地,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仅仅是几天的功夫,围困己方三州的近二十万大军一朝退走,边境地区终于再度恢fù了和平,这让大家全都松了一口气。从此之后,那些被征调来的府兵们终于可以安心的回乡种田了,他们还未握习惯的刀剑终于可以换成犁锄了,而那些在战争中不幸死难的将士们则永远无法再回到田地中,无法再与他们的亲人团聚,留给他们家属的,却是心中永远的悲痛。

  尽管如此,他们的家属却并没有怨徐庶,更没有怨楚公刘琦,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天下一天不得统一,这样的战事就一天不能结束,楚公给他们带来了轻徭薄赋,带来了相对充裕的粮食,为他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可恶的曹操却是派兵破坏了他们的这种和平和宁静,他们的丈夫、父亲、兄弟、儿孙为了保卫这种和平和宁静而永远的离开了他们,因此,他们痛恨战争,更痛恨像曹操那样给自己带来战争的人。

  荀彧随着太史慈的大军缓缓来到合肥的时候,看到哀鸿遍野,愁云惨淡,心中也不由得沉重起来,他相信这一年来,魏国军中的损失比这还要多,百姓所承受的灾难更要沉重,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从来都是双方面的,无论是主动进攻还是被动防御,都要受到战争的戕害。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在那些诸侯争霸的背后,又充斥着多少无辜受难的冤魂?多少孤儿寡妇的血泪?

  扬州刺史徐庶亲自将荀彧迎了过来,他们都是颍川郡人,自幼相识,彼此又都互相钦佩,今日能够坐到一起,也殊为不易。

  徐庶一路观察,见荀彧深深为百姓的悲哀所动容,不由轻轻叹道:“这就是战争带来的灾难,这就是乱世,文若久在军中,想必对此感触也不少吧?否则也不会立下匡扶社稷,平定乱世的志向吧?”

  却听得荀彧苦涩的笑了笑,轻轻叹道:“怎奈我志大才疏,根本无力阻挡天下乱局,自黄巾之乱以来,二十年矣,民众依然处于乱世,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我自诩理政能力不差,施仁政,行屯田,举贤才,匡社稷,本以为能安定天下,让百姓结束战乱,却没想到人心不足,占了中原还想吞并河北,司空不能满足权欲便做丞相,丞相不能表功德,便称公爵。如若公亦不能满足,接下来当是称王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