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章 突发奇梦办学施教3_母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个儿女没有与父母碰杯,他们的理由是,父亲敬妈妈,是父母之间的事,他们不搀和。

  待父母的酒喝干之后,两姐弟象是事先串通好的,互相递了个眼神,纷纷将面前的五万元折子放到母亲面前。随之,姐弟二人像变戏法似的各取出一个红包。儿子虽然生活比较拮据,但他还是慷慨大方地将包有一万元的存折放在妈妈面前说:

  “实在拿不出手,请妈妈见谅。”

  马英是做钢材生意的,比起弟弟的手头稍微宽裕一点,她包了一个八万元的存折放到妈妈跟前,说:“老娘宝刀不老,请您老人家尽情地搏一回吧!”

  马书铭毕竟是他们的父亲,看着他们的颗颗孝心自惭不如。他们不要父母的钱就已经无颜面对了,怎么能忍心再让他们破费呢。伸手拿起一瓶酒,瓶口对嘴,咕咚咕咚一气喝完,将空瓶往桌子上一放,拍着老伴的肩膀,把自己面前那本准备后路的五万元折子也放到她面前,打着酒嗝说:

  “老婆子,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把学办好!”

  李玉英的眼睛模糊了,她拿起眼前的存折在手里掂量掂量,虽然这几个小小的存折不足半两重,但它却是副千斤重的担子压在了自己的肩头。它不但饱含着全家老少的心血,而且满载着信任和期望。她终于忍不住,把着老头子的肩膀,放声大哭起来。边哭边哽咽着说:“老头子,我会的,会倾尽身心办好学校,决不让你和孩子们失望。谢谢,谢谢!”

  全家人终于取得了一致的意见,李玉英信心十足地和老伴坐在书房里谋划着办学的具体事项。李玉英根据自己的办学原则和指导思想,首先拟定了学校的名称、招生来源、标准和规模。

  她说:“既然要办,就要办一所民众喜爱的特色学校。”

  就特色这一点,李玉英将自己的学校定名为“武汉精英文武学校”,以贫困孤儿及交不起昂贵学费的农民工子女为生源;以文为本,以武促文,以树立高尚的武德观念,培育出文武双全的学生。文武学校一般设有幼教、小学、初中、武术特训班(相当于中专的学历)。招生人数,计划定在二百到七百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竖起招兵旗,定有吃粮人。只要招生广告一贴出去,肯定学生蜂拥而来。”马书铭手捧着拟定好的办学议案,望着两眼熬得布满血丝的老伴,既心疼又高兴地说,“不容易呀,连着两个通霄,身子骨受得了啊!”

  李玉英打了个呵欠,冲着他笑笑说:“你还不是和我一样,两个通霄没眨一眼?只要你能坚持下来,对我这习武人来说,没有大碍。但是------”

  “但是什么?”马书铭望着欲言又止的老伴问。

  李玉英顾虑重重地说:“我担心的正是你刚才的那句话,‘万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