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七章 催债_梦回大明成化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御史这边为首的是刚刚升官的都御使张奎,带着十几个御史围在院子左边,而百官这边为首的则是彭时,带着各部的改革派官员围在院子右边,两拨人泾渭分明,看起来也是平日里没什么共同语言的样子

  昨日谢宇准备饭菜那是什么好就上什么,全拣好的怼,那叫一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今天可就不行了,这么上菜让那些御史言官们瞧见了非周了桌子不可,于是谢宇在摆盘上就动了些脑筋,御史那边的桌子只上了馒头和红薯,还有几个素烩菜,看着就寒酸,而百官这边看着和御史那里一样,却在馒头里夹了肉,烩菜也是拿骨汤吊的,看着一般但做起来则工序复杂,简直比荤菜还麻烦,这味道嘛,当然也就不会差了

  谢宇的用心百官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自然也就没人说漏,而御史们也都说谢宇是个识得大体的官吏,知道朝廷开支紧张,府上的饮食也不铺张浪费,倒是那张奎吃着这红薯感觉很是奇特,便问道“都堂大人,此物莫非就是都堂当初上疏所提到的红薯?甘甜香糯果真不凡”

  谢宇则借机说道“正是此物,此物不占良田,山地荒野都可种植,府上今年收成颇丰已经留了不少块茎和种子,明年便可在宣府推广,各位同仁若是信得过我谢宇,都可带一些回去赠与家乡父老,帮助朝廷推广此物”

  谢宇这话说的下面的官员一阵窃窃私语,有不少人当时就表示要帮谢宇这个忙,更有不少人借机拍马屁的那就不在话下了,可见谢宇在这些人中有着不小的声望

  支持改革的官员中有不少是吏部的,毕竟变法事关官吏考核制度的改革,把大多数官员升降的权柄收归到了吏部,这好处自然就不必多说了,吏部不支持改革那才怪

  除了吏部的人,还有户部的不少官员也来了,虽然户部尚书陈文极力阻挠变法,但户部本身可是连年的亏空,一到开支的时候就要求爷爷告奶奶的四处拆东墙补西墙

  陈文虽然固执的可以,但他手底下户部的这些堂官可不都是些个死心眼,想要开源增加收入,唯有变法是个可行的路子,况且如此一来天下财帛皆运户部统一清算,这好处还少的了么,更别提监督厘清土地,统计人口税收了,简直就是肥差中的肥差,如此一来户部有不少人合计了一下利害,也就不再和陈文存一个心思了,大踏步的上了变法派的船

  督察院的人就不用说了,不说谢宇现在就在督察院中身居高位,就说他对各路御史们的影响力那简直就是亘古未有,难得谢宇能让这些读圣贤书读拧巴了的死脑筋们一个个的都有了奔头,天天净琢磨着怎么把自己的画像送进纪家的‘清廉阁’中悬挂,也享受一回万民拥戴的快活

  这次谢宇先抓了王爷,后打了国舅,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