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兰江上的日与夜 第214章、投名状_钢铁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微凛的寒风暂时中断了沈如松的回忆,现在想起来,上一次的审讯充其量算是一场谈话,只是辛廿四的攻心话语到这时才开始被沈如松品味起来。

  他不禁去想,复兴军对待外人矫枉过正的政策到底是正确还是偏颇的?

  或是在这种灰色地带里,掺杂了多少黑与白?在无名小镇伏击战后,大家都未就处决野人俘虏一事多嘴,更没谁额外注意带回的几个俘虏。

  除了沈如松基于一种养猫猫狗狗的态度看顾了会儿白小树,让这个有潜力的野人女孩去到了农场入籍,算是于心安慰。

  但在谷地这段时日,他亲眼看到了这里的文明迹象,野人远非茹毛饮血之血。

  复兴有许多困难,战斗亦非唯一的解决途径。如果能将这里的野人归化成公民……不,归化成自由民那一级别,许多问题都将不是问题。

  起码,军队可以恢复独子不取,二子取长以及缩短服役期限。他何尝不知道自己在地表战斗十年,待到转业回家不可能不落到一身伤痛?

  如果有足够多的轮换兵力,谁愿意在凤林那样的粪坑里经年累月驻扎?

  可是复兴军为什么就不偏偏这么做呢?沈如松想的头痛,自从服役以来,从硫磺泉营地回来后,他几乎每一天都带着大大小小的伤口过活,年轻人好的快,但痛苦可一分没低。

  逐渐升起来的头痛叫沈如松放弃了思考,他决定不再废脑子,他是一个士官,一个下士,一个执行命令者,那些计划决策还是交给军官去做得了。

  起码辛廿四那句话说的非常对,想得多就会痛苦。在监狱下生产车间里的日子过了一阵子。

  这里自然没有时钟,功能腕表也早就被丢弃,借着第一缕雪花的降落,沈如松意识到十一月已经到了,冬季的临近。

  动辄零下四十度的极寒将封锁一切归家之路。霜雪与囚笼没有动摇众人的决心。

  一百余新俘虏里建立了监督会,由李敏博等有威望的军官、士官、士兵组成,负责统合集体行动,纠察叛徒行为,协调人员变换时的小队领导。

  目前的首要任务是找到通讯设施将情报传递出去。为此,监督会做了多手准备。

  一是时不时闹事,将机警的人手遣进禁闭室内,再在王昆明等老俘虏的帮助下逃出,逐步侦察谷地内布局。

  一方面画成平面图,一方面寻找可能的通讯站。二是收集各类材料,由技术军士拼装起简易电台。

  当然这个方案的进度非常慢,而且无法确定野人是否有反侦听手段,通讯频段能否与六百公里开外的北琴基地联系上。

  三是储备出逃物资,提前送出人,肉身传信。沈如松分配到负责甄别电台材料的任务,他需要与老俘虏间配合,偷窃出必不可少的发射机、变压器、漆皮线、电子管等材料。

  隔天,在野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