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你都和谁一起吃过火锅?_旅行:从川藏线开始摩旅中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位?感觉走啊,都快饿死了。”青禾说道。

  老罗一缩肩,赶紧驱车向目标处开去。

  昨天报名的将近二十个,众口难调,只能什么都买点。

  黎语算是长见识了,真实万物皆可涮啊。

  买了一大堆食材,有熟悉的麻辣牛肉、现切牛肉、毛肚千层肚、鹅肠鸭肠、鸭血、虾滑。

  平菇、香菇、茼蒿、冬瓜、藕片、金针菇、土豆、豆皮。

  在到没吃过的,黄喉、广味香肠、酥肉、腰片、苕粉、贡菜。

  买了一大堆,晃晃荡荡的回到了“背包十年”。现在肯定是不吃的,要到晚才吃。

  老罗有事,开车就走了,说是下午会来。

  天气不好,两个人就窝在前台闲聊。

  这也解放了另一个义工小李,在这也待了三天,黎语对这的人了解了大概。

  整个“十年背包”有四个义工,两男两女,还有一个领队。

  虽说都是义工,但每个人来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像青禾这种,做义工就是她旅游的方式,她喜欢慢慢的去感受一座城市。

  去认识一些人,听一些事,不急不缓,慢慢悠悠。

  而像现在偷闲的小李,就是个没钱的毕业大学生,出来享受个毕业旅行。

  还有一哥们,叫王康,就单纯的喜欢做义工,听说到这做半年了,蓉城也没怎么逛过

  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挺有趣的。

  窝在前台看一会电影,打两盘游戏,插科打诨一会就到了晚。

  “来来来,能吃辣的做这边,不能吃辣的往那边走。”

  “蘸料都在这边,想吃什么自己拿都在冰箱里。”

  “想喝点的可以喝点,但饮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胖罗像个交际花,组织秩序,和每个人都能闲聊几句。

  二十来个人,坐了两桌,黎语打眼一看,大多数的人虽然叫不出名字,但还是眼熟的。

  也是,

  能参加活动的总是那么些人。

  这“十年背包”的住客分三类。

  一种是短期旅行,在这住十天半个月就走了的,像黎语这样。

  一种是长期旅行,来这通常会住一个月以。

  还有就是更长的,可能会住个几个月,这种在“十年背包”就少了。

  通常这种在藏地或者大理居多,每年会找个时间,在那里住个两三个月。

  当然了,在一些居民楼改造的青旅里面,会有一些人长期住在里面,因为这些青旅价格便宜,长期住的话可能一个月才两三百块。

  从门口处能看到外面淅淅沥沥的小雨,和匆匆而行的路人。

  屋内,火锅咕噜咕噜的冒起泡来,白气升腾而起,底料的香味已经只扑进每个人的鼻子。

  食材下着,吃着,聊着。

  有个姑娘是研究生笑着说,

  “想起来次这么多人一起吃火锅,还是大学毕业那会,哎哟,那个时候我班那些个男生抢的啊,我都怀疑那没熟。”

  一老哥明显是过来人。

  “熟不熟的不打紧,那真是恨不得盘子都吃了,不过,抢着吃是真香啊。”

  一东北妹子口直心快,前段时间喜欢的偶像塌房了,吃着火锅也没忘记提一嘴,

  “要我说就该好好整治一下这些人,什么玩意吧,平常表现的那么好,原来都是演的,演戏怎么没看见他们演的这么好呢。”

  “哈哈,你粉别人不如粉自己,永远不会塌房。”

  一老大哥,明显是个经常在外的主,各地方言都会说一些,闲聊着说这些年走南闯北的趣事。

  “摩旅,徒步,骑行,我都试过了...现在我年纪大了,身体不行了,寻思着买个房车,就是不知道哪个好。”

  一旁马有志同道合的老哥接,“现在国内的房车环境还是不好,通过率太低,很多地方限高,还没有停车场,老哥要是一个人旅游的话,还是买那种拖挂的吧,便宜很多。”

  一小哥经过昨天晚,俨然成了黎语的歌粉,

  “黎语,你昨天唱的真好啊,我昨天回去还专门搜了这首歌,太棒了,这首歌创作初衷真的好。”

  “文化传承吗?是啊,总有人在以自己的方式传承着传统文化,使我们民族的东西永不磨灭。”

  这二十来个人做什么的都有,也不吝啬自己的声音。

  无论是什么话都不会掉在地,总会有人帮你解答疑惑。

  这顿火锅吃的真香。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