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7章 明朝遗民_抗战最牛山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谢,随即告辞离开了鲁西南。

  严酷的战争年代,短暂的相聚,又要长久的分离。姜小妹的心中一阵委屈,望着远去的飞机,不由得潸然泪下。

  高九来到了南阳城,会见了第41军的高级将领以及周名山等人,强调继续加强铁三角之间的合作,共同进退。他特别提醒,明年河南地区即将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灾,当前的重中之重,就是要购买囤积大批的粮食,哪怕高价购买也在所不惜。

  众人随然不明白高九为什么够预测明年的气候状况,但是高九说话向来有准,他们表示一定会重视加大粮食储备。

  随后,高九飞往重庆,这次他没有停留,在机场上加了油,直接飞往昆明,然后又飞到了瑞丽。

  高九接到了王桂生等人的邀请,在龙英元的陪同下,前往果敢地区首府老街。

  在缅甸掸邦北部的尽头,在中国云南西南的底端,在一个远离中原的地区,有一支汉民族已经在此生存繁衍了300多年。这支汉族就是生活在缅甸掸邦果敢及周边的汉族。

  300多年前,明朝灭亡之际,明朝的一些官员和百姓追随永历皇帝朱由榔,从广西贵州和云南一路逃亡最后流落缅甸。公元1661年十二月,吴三桂带领十万清兵开进缅甸,逼迫缅甸交出永历帝朱由榔并押解回昆明,一年后永历帝被吴三桂缢死在昆明的逼死坡。但仍有不少随朱由榔逃入缅境的文武官员、各类随从和大批百姓仍死不降清,流落在现今缅甸北部和中国云南西南的荒山野僻之地,顽强生栖繁衍。

  其中包括张献忠手下的名将李定国,他沿路护卫朱由榔进入缅甸,此后又长期在边境地区与清军周旋,朱由榔在昆明被杀后不久,他即病故在现中老边境勐腊县。

  通过300多年艰苦而漫长的日子,这些流落他乡的人员,最终发展成了今天这一区域的汉民族,他们仍然说着汉语,写着汉字,过着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延续着汉民族的传统文化。

  长期以来,果敢人民在同英国殖民者的斗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争取民族利益的斗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高九检索了这一段历史,对于这些坚强勇敢的汉民族的子孙充满敬意。

  到了老街之后,高九首先跟果敢地区设置委员会领导成员见了面。

  参加会议的有自治委员会主任王桂生、副主任李明山、自卫军首领朱君诺、少数民族首领米瓦络、王占奎、郭恒明等人。

  王桂生首先介绍了果敢地区目前的形势。

  上次进攻果敢地区失败之后,英国总督府调动了英国皇家陆军139、140团,以及缅甸仆从军第三师,总兵力13500人,再次侵犯果敢地区,如今已经到达了果敢西南部地区。

  令人气愤的是,果敢地西部水文口一带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