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2章 朕可不是仁宣二帝,朕若有疾,便杀_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据臣所知,那些流官,到了土人地界,就明目张胆索贿,不把土人视为大明子民,导致土人年年造反,屡镇不止。”

  “所以,微臣以为,治标当治本,请陛下改革京察,令流官对土人一视同仁,爱民如子,方可令土人归心。”

  坐在龙椅上的朱祁钰颔首:“叶卿起来,你说得有道理。”

  “朕在奉天殿三令五申,偏偏那些狗官,嘴上一套背地里一套!”

  “仗着自己是天朝官员。”

  “瞧不起土人。”

  “更有甚者,巴不得土人造反,只有土人造反,他们才能有镇抚之功,才能永镇此地,当他们的土皇帝。”

  “甚至,他们还在贪墨军饷,大发战争财!”

  “简直其罪当诛!”

  “朕深知也。”

  “却无力改革。”

  “以前京察三年一次,其实十年才查一次,从景泰元年便是这般,但查出什么来,诸卿应该比朕更清楚。”

  “今天开始,改为一年一察,不合适的直接罢免,有罪的充边,该死的诛九族!”

  “都察院,拿出一个详细条陈来。”

  “以后新录用的进士,必须入都察院做一年御史,再派出京去做地方官,或者补入翰林院。”

  “朕知道都察院缺人,那就从举人中招募临时御史,令他们去查!”

  “举人不是想候补当官嘛?”

  “就让他们去查当官的人,把当官屁股底下的屎,都给朕查出来!”

  “查得好,就让他们递补进去当官。”

  “以后京察,年年都查。”

  “以前京察是各部协作,却年年都查不出什么来。”

  “朕打算提六科,为监察部门。”

  “六科掌印官员不过七品官,如今提为正三品,和布政司同列,改名为监察司。”

  “按照布政司设置官位,监察司长官为监察使,以后就由监察司负责京察。”

  “都察院负责配合。”

  嘶!

  奉天殿上下倒吸冷气。

  那些举人,天天在呀门外候着,等着官员暴毙,他好补位上去,若放权给他们,估计天下官员,都得死他们手上。

  大举报时代要来了!

  皇帝就是让官员们卷起来,毕竟裁判是皇帝,皇帝可以有罪不罚,也可有罪重罚。

  这是逼天下官员站队呢。

  而且,改六科为监察司,这是要提拔新的官员。

  谁会进入这个部门呢?

  “监察司各级官员,由阁部拟定,多挑硬骨头,不怕死的,进监察司。”

  “原六科给事中,酌情调入阁部,或者留在监察司。”

  “改制先不急,反正要秋天才能京察,诸卿慢慢商量人选,到时候呈上来,朕再定。”

  “说回土人。”

  “那些在土司地界的流官,流官不治,便治不了土人!”

  “做流官的政绩,要比做地方官政绩大,以归化多少土人算政绩。”

  “可让举人、秀才,去当流官。”

  “监察司,看紧了,别让那些流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