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3章 下有对策(中)_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3章下有对策(中)

  马店集的老支书王胜庭,就是准备钻这么一个空子,打着交易旧货的名义,想在集市上合理合法的做卖估衣的营生。

  这买卖,李胜利要是赶着马车上了集市,不用公社的干部,也不用派出所出警。

  集市上,公家单位的人员,就会第一时间把他按下,

  但王胜庭领着大队社员做了,只能称为变卖家当。

  这也是新人孙五洋同学,在通县的饭辙,只是他比较倒霉,通县周边的集市转遍了,成了熟面孔,被公家单位的人员敲打,也不难理解。

  毕竟猫有猫道、鼠有鼠道,只要饿不死小舅孙五洋,他就得一直养活着那帮人。

  “老支书,您看这样成不成,城南城北、往南往北,我只认你们一家怎么样?”

  李胜利的话出口,马店集的老支书王胜庭一愣,他可没有夺人买卖的意思。

  别的不说,单是一条货源,就能难死他这个马店集的老支书。

  李胜利的话里有深意,王胜庭听的出来,这么分利,只怕马店集这边扛不住。

  “胜利,这买卖大了,咱们的账头不好分啊!

  底价还照刚才我说的,再得利,对半我们可能会吃亏。

  四六吧,我们多留一成,万一需要上下打点,算我们马店集跟洼里的。”

  李胜利要甩盘子,王胜庭知道什么原因,他们是城里人,一是不熟悉下面赶集的日子,二是人头不熟。

  第三么就是镇不住场面,马店集卖估衣,是为了社员的口粮,谁敢在这上面刁难,全村人一起上说不准,但一半人还是敢上去玩命的。

  最后一句说马店集跟洼里,也是在划清双方的主体,这就不能跟私人做买卖了,必须是跟马店集村部交易。

  至于洼里那边,王胜庭看的就不是村部了,而是洼里赵家的海爷,赵四海

  李胜利本想一遭甩出去,没想到老支书会再分一份大利,对此,他也没有拒绝。

  毕竟这生意,货源才是最关键的。

  “老支书,要不我留三个,再出一个给海爷?

  还有,咱们这生意,做到哪算哪,断了也就断了,不好再续的。

  再有,这批东西,不能倒流进城,东西进了城,买卖就地算完。”

  李胜利这边谦让一下还是要的,同时点出了卖估衣的最大缺憾,货源不受控制。

  还有就是最重要的一点,东西是不能再流回四九城的,按张股长的说法,北新桥就几千包这样的旧货。

  一旦回流城里,那边的需求更大,鸽子市的那些尖货,不会到大集上来,可东西进了城,就躲不过他们的双眼了。

  货物回流,也是存在极大风险的。

  “胜利,这你放心,零星的进城,谁也管不了,大批量的不可能,十里八乡,咱们马店集是大村,人头熟络的很。

  真要回流到城里,也只能是布头。

  至于洼里的账头,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