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3章 直接开口要_年代:开局退伍回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直只生产四缸的。在没有涡轮增压的情况下,要想提升马力,就只能依靠增加油耗提升动力了。而六缸八缸的早晚要生产。

  现在工厂里的机械工程师已经在罗成的要求下,尝试利用气压制动改良冲压机。让冲压机变的轻便,好灵活操作。那些弧形的车壳现在不去碰,但方块车2.0和普通四方车型轿车(早期桑塔纳),不相信不能直接冲压成型,再不行,就铁皮用薄一点。

  不得不说的是,这年代不管什么车,车身的铁皮是真厚。后世的车,打着环保节能省油的口号,说车子重量轻了就节能了,车身薄的不能再薄了。一发生车祸,就是稀碎。

  而现在,因为材料密度工艺问题,任性不足,要解决这问题得材料专家和提升冶炼技术才行。后世各种型号钢材,也是通过不断研究和冶炼弄出来的。

  国内缺人才,但国内目前这样的薪资制度,就是一把双刃剑。中国一直有海外人才,国人又不是真的天生比外国人笨。爱国的人才伱可以用情怀,用大义,讲奉献召唤回国。但出了国有技术却也习惯于享受的人,他们不愿意接受什么牺牲和奉献精神怎么办。

  别说国内没钱了,有钱这口子也不能开,这口子一开,其他有能力在国内的人才怎么办。

  所以很长一段时期,国内讲究的是培养自己的人才。从来就没有听说国家要花多少钱去把人才招回来。但对于外国人又不一样了,批了一个外国人的身份,就跳出了国内规定的薪资界限。

  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国力不行,国人又患寡不患均。你只要对某些人特殊照顾,其他人感觉跟那些人能力差不多的,待遇却天差地别,就会抗议。说引进人才,谈何容易,现有的人才就不是人才呀。

  后世黑人留学,补助拿到手软,为什么自己国人能力却不弱,还要自掏腰包。这一就是对外向国际看齐,有人才留学就给补助。那钱是为了留着国外人才的,但对内,你本来就是国人,不给你钱你不还是在国内嘛,为什么要给。

  指望冶炼技术突飞猛进,罗成不敢想。但这年头国内汽车又不多,没啥车祸,为了量产,有些车壳做薄点没啥。后世更薄不都一样没问题嘛。

  发动机有库存,罗成又不是不清楚,这就是为以后汽车量产准备的。罗成定价三千,其实不是为了卖发动机,而是在卖车的时候,就按照发动机三千的成本计算,如何一个发动机成本就三千,组装好对外出售,总还得加价格卖吧。到时候出售价格发动机核算五千不过分吧。

  啥都卖便宜,以后要是就玻璃和轮胎是其他厂采购的,其他都自己厂生产。成本压缩到几千块,一辆车的实际成本就跟进口一台发动机的价格一样了,你让汽车厂怎么去卖五六万的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