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五章、世豪之富_汉魏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的迹象,然而士林中的舆论可还没有彻底转变哪,以为身为侯爵我就会怕你?

  当即冷笑

  道:“是公亦曾为司直也,岂不知侯不避法耶?”你也做过我这个职位,咱没有王侯不得搜检、调查的禁令吧?

  话音才落,身后突然响起来关靖的声音,显得非常淡然:“司直其有目疾耶?此青绶也。”你眼睛有病吧?这露在囊外的明明是青色印绶嘛,说什么“侯”啊?

  汉代的舆服制度,公、侯、重号将军,皆用金印紫绶,也就是说印章是黄金做的,印纽上的绶带是紫丝所编。然而是勋这回亮出来的印绶分明是青色的啊,也就是说,囊中之印,应该为银印。

  什么人能用银印青绶?按律,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可用也。也就是说,在座之人,也就河南尹郑浑具备用此印绶的资格。

  唉?陈祎犯迷糊了,难道说是勋虽然去位,却没把印章给交回去吗?哪有这种道理呀莫非是曹操的特许?

  曹操当然不可能给这种特许。而且陈祎久居许都,对于安邑的事情不是很了解,那年月通讯水平也差,很多消息还并没有传入他的耳中。照道理来说,曹操为诸侯王,其相不可比拟朝廷三公,而应当降格一等,秩禄最多等同于中二千石,印绶当用银印青绶。但曹操是谁啊?他哪在乎这个?为了笼络自家部属之心,公然按照朝廷同等规格分属百官也就是说,身为魏国中书令的是勋,其实一直领着三公俸禄,并且使用紫绶金印。

  其实是勋

  mreadtype=page-splitnum=3/>

  共有三枚官印,两枚紫绶金印,一是“魏中书令”,二是“参户亭侯”,但他还有第三枚印也就是这会儿特意亮出来的这一方一般人大概就都想不起来啦。陈祎也是如此,脑袋里天然有个误区,而至于给他出主意的魏讽,本为乡野之士也,官场上的知识相对匮乏,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么一码事儿。

  是怎么一回事呢?郑文公第一个反应了过来,朝着是勋微微一揖:“侍中,无须理会此狡吏也。”他跟是勋最初都是称呼陈祎的字的,后来称其官职,如今干脆也跟是勋学,直接名之为“狡吏”了。本来地方行政官员就跟监查系统不怎么对付对方存在的目的,就是要挑自己的错啊你这回又跑到我的地面上来无礼惹事儿,我干嘛还要客客气气地对你?光骂你一句“狡吏”,那还是轻的哪!

  郑浑话才出口,陈祎就觉得眼前一黑。他终于反应过来了,凡魏官亦多冠汉职,是勋身上可还一直挂着个朝廷侍中的虚衔,始终没被抹掉哪!不错,他是辞职返乡的,然而辞的是魏之中书令,没辞汉之侍中啊,就理论上而言,即便要辞侍中一职,那也不能在安邑跟曹操辞,得跑许都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