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 、欲捧杀也_汉魏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夺取某样事物,反而先要付出一定代价。以麻痹对方的警惕心。

  陈群要是真为了曹昂好,就不应该出这种馊主意。曹昂为曹操长子。虽然最近因为二人理念有所不合(这事儿逄纪不清楚,是勋和关靖却都明白)。导致曹操暂且放之于外,而且以此为由,还并没有正式册封他为魏王世子,但曹昂曾经是魏公世子啊,只要不明令罢黜,乃可平稳地从公世子过度到王世子——居此高位,木秀则必临风。

  因为有好多人都在觊觎着他这个位子呢,他只有踏踏实实地无功无过,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有过自然不行,但一旦有功,会不会反过来威胁老爹的地位呢?会不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呢?尤其曹操这种强人,希望把所有的权柄都牢牢捏在自己手中——我可以完全不起废长立幼之心,但我必须随时掌握着可以替换继承人的权力,否则这心里就不踏实。

  逄纪是亲眼见过袁绍在几个儿子之中踌躇、徘徊、反复的,他岂能瞧不清这一点?

  这也正是原本历史上贾诩劝曹丕“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的真实用意。你要敢在老爹还活着的时候就大出风头,老爹真的会放心你吗?

  所以曹昂去荆州跑一圈,无惊无险地返回安邑,那是最好,即便不成,那也受些小挫,或者立些小功好了。可是陈群一句话,并不仅仅使曹昂立下定乱之功啊——就几千人的小乱子,哪怕瞬间平息,功劳又能有多大?但他直接将三州的兵权都交到曹昂手中,倘若战事拖延不决,曹昂得兵时间过长,权势自然膨胀,曹操又岂能坐视不理?

  再说了,一朝权在手,曹昂本人的心理会不会受到影响和改变呢?得兵易而弃兵难,他到时候真肯空手还朝,坦然地把曾经拥有过的权力再交出去吗?

  “宜春一县之乱,何必长公子亲临?何必征三州之卒?”随便派员偏禆,率一两郡的守兵去平定也就是了,犯得着动三州兵马吗?还都是不稳定的新收之地、新附之卒?

  逄元图一语点醒梦中人,是勋忍不住便脱口而出:“是欲捧杀也!”

  “捧”这个字,汉时尚无“吹捧”意,还是双手奉取的本意,所以无论关靖还是逄纪,对于是勋的古怪言辞都有听没有懂。逄纪还待再说什么,却被关靖摆摆手给拦住了——你瞧主公正在沉吟呢,先不要打断他的思路。

  是勋都已经全明白了,那他又沉吟些什么呢?原来是勋在琢磨,想不到啊想不到,陈长文还跟原本历史上一样,早早地就上了曹老二的贼船啦。正如逄纪所说,倘若为国家着想,治小乱以动寡军为宜,动兵越多,粮秣消耗必大。也会影响到新收领土的安定,陈群就不应当一开口就提三个州;倘若为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