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离间江陵_汉魏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可利用这次自己主持科举考试的机会,完了把所有通过的卷子全都结集出版,就跟后世的八股文卷似的,肯定又能大捞一票!

  陈群、荀悦等人都是传统文士。为人诚实(可能刘放脑筋要相对比较活一点儿),就谁都没想到是令君隐藏在光明正大的考试计划之下。竟然还有着种种金钱算计……

  其实不仅如此,“建安石经”的蓝本是古文经。标注是郑氏学,是勋得着机会,还掺和进不少私货去(比方说添入《孟子》)。他在河东、朔州、幽州任上,以及对于自己影响力较大的青、徐等州,尽皆恢复郡校,即以自印的“建安石经”为主要课本——当然啦,不是白送的,而是官方采购。所以这些地方的士人,也包括了相当多的寒门子弟,天然对“建安石经”比较稔熟,相信圈定石经为考试范围,等于为这些士子大开了方便之门。

  圈定范围,昭示天下以后,下面就要考虑考试流程、规章,以及出题种类和判卷标准啦。这一研究就是一个多月,其中陈群等人是全程跟进的,文部尚书荀悦却只跟了四天便突然病倒,然后于四月初猝然辞世。

  荀悦字仲豫,乃荀淑之孙、荀俭之子,也是荀彧的堂兄,荀氏一族中最年长者。荀悦的去世,无疑如同不久前荀彧离职一般,都对荀氏乃至于汝颍集团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这是本年春夏之交去世的第三位重量级政治人物。

  第一位自然是陈登陈元龙,第二位死得比荀悦早,但消息却要在荀悦去世后才始传至安邑——荆州牧刘表在被儿子、侄子软禁之中忧愤而卒,享年五十五岁。

  刘表去世的消息传到安邑,曹操召集群僚会商,说刘表既死,江陵自然人心离散,刘琦、刘磐与刘琮、蔡瑁等人的矛盾必然激化,咱们要不要先暂缓攻打江东,秋后先去灭了刘琦呢?

  荀攸、程昱等人全都表示反对,说刘氏仅有江陵与江南小片领地而已,荆南四郡倾向非常严重,韩玄、赵范等郡守曾先后遣人到许都去谒见天子,表示自家并无反意。故此这种小势力,留不为祸,灭不旋踵,真没必要主公您亲自率兵去讨伐啊。贾诩也说:“可遣一使往江陵去,明为吊唁刘景升,实窥刘氏动静也。若彼能上下一心,或须征伐;若彼仍不和睦,乃可间之,坐收渔人之利。”

  曹操说这主意不错,那么派谁前去合适呢?

  是勋眼珠一转,突然间想出一个合适的人来:“诸葛孔明曾久居襄阳隆中,亦聘黄承彦之女为妻,惜乎南北交兵,不得合卺。乃可遣孔明前往,一则吊唁刘景升,二则迎娶黄氏女,且可于成礼时遍邀荆襄士人,游说取利……”

  曹操一拍大腿,说这人选允当——“吾即上奏天子,遣孔明持节往吊!”不过诸葛亮如今只

  请收藏:https://m.xbq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